第十章感染免疫与疫苗第十章感染免疫与疫苗•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都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1、细菌感染免疫•2、病毒感染免疫•3、真菌感染免疫•4、低等生物—血吸虫疟原虫等感染免疫•5、预防性疫苗(vaccine)1、细菌感染免疫•是一个许多抗原组成的复合体。◈菌体抗原◈鞭毛和菌毛抗原◈表面抗原◈细胞外毒素◈细菌的保护性抗原1、细菌感染免疫细菌结构示意图荚膜抗原荚膜抗原胞壁抗原胞壁抗原鞭毛抗原鞭毛抗原菌毛抗原菌毛抗原核区核区2、病毒感染免疫◈病毒结构:非细胞核酸﹢蛋白质(被膜)◈病毒的致病性:–感染时期:附着期﹑侵入期﹑潜伏期﹑复制期﹑成熟期﹑释放期。–入侵途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机体的特性:引起细胞损伤或破坏;稳定感染;细胞膜改变;形成包涵体。2、病毒感染免疫◈病毒的免疫性:•病毒既是致病原,又是很好的免疫原。外壳蛋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可使病毒失活。•病毒引起两种主要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反应3、真菌感染免疫◈真菌的形态及结构◈真菌的致病性:比较复杂,分2类。•浅部真菌:癣病。•深部真菌:肉芽肿性炎症等。◈真菌的免疫性:•浅部真菌一般无免疫性。•深部真菌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4、低等生物—血吸虫疟原虫等感染免疫5、预防性疫苗(vaccine)•概念:接种的制剂.•本质:是利用疫苗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激活免疫细胞以抵御强毒性的病原物的侵袭.•疫苗的种类:⑴常规疫苗•⑵重组活疫苗•⑶多肽疫苗•⑷DNA疫苗⑴常规疫苗•①活疫苗:•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获得的高度减毒或基本无毒的活的微生物。如卡介苗(防结核病)、麻疹、脊髓灰质炎。•优点:免疫效果好,用量少副作用小,作用持久,除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外,尚能产生局部免疫。•缺点:不易保存,易失效。⑴常规疫苗•②死疫苗:•用物理、化学方法将人工培养的微生物杀死,使其失去病原体毒力,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如伤寒、百白咳、乙型流脑、霍乱等。•优点:安全,易保存。缺点:维持抗原刺激时间短(因不能在体内繁殖),接种量大,次数多。⑴常规疫苗•③多联多价疫苗:•是将多种疫苗或类毒素混合在一起的制剂。如百白破三联制剂。•优点: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缺点:叠加反应,注意安全。我国小孩现接种的疫苗乙肝疫苗:出生后24小时、1月、6月各一针,共三针.甲肝疫苗:视情况而定.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疫苗:预防麻疹.百白破三联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是死菌苗,白喉和破伤风是类毒素.小儿麻痹糖丸:减毒活疫苗.乙脑疫苗:死的疫苗.⑵重组活疫苗•①理论基础:将外源基因插入已有的病毒和细菌疫苗株DNA的某些部位,使之高效表达但不影响该疫苗株的生存与繁殖。接种重组疫苗后,获得对2种基因相关的疾病的保护力。⑵重组活疫苗⑵重组活疫苗•②重组活疫苗类型•基因缺失疫苗: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和基因工程方法,从强毒株删除毒力有关的基因,不易返祖,更为安全。优点:针对多抗原,应答强而持久,适于局部接种。如:细菌中的霍乱减毒。病毒中的单纯疱疹疫苗。•载体疫苗:载体主要选用痘苗和卡介苗。•痘苗病毒作为载体的优点:具有庞大的基因组可编码进行自身复制的多种特殊的酶。⑵重组活疫苗•③重组活疫苗的应用目前应用痘苗病毒表达的活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重组痘苗病毒活疫苗•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痘苗病毒活疫苗•疟原虫孢子表面抗原重组痘苗病毒活疫苗正在开发应用作为重组多菌苗载体:•卡介苗(BCG)﹑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在同一细菌中加入几种外来基因,制备一种免疫一次可防御几种疾病的疫苗。重组BCG(卡介苗)多价疫苗模式图⑶多肽疫苗•理论基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是针对病原体特定区域的识别和反应.疫苗的设计可根据病原体的亚单位,尤其是抗原表位,设计相应的天然或合成的免疫活性多肽。•生产免疫活性多肽有两种方法:•①基因工程表达活性多肽•②化学合成多肽疫苗⑷DNA疫苗•实质:是基因免疫,是继减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之后的第三代疫苗。•原理:是将原编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