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9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进食时机探讨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进食时机进行探讨。摘要方法:按照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对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6小时指导规范进食,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腹胀情况。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出现腹胀情况经X2检验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摘要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出现腹胀情况经X2检验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摘要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进食,可机械性刺激肠壁,促近肠蠕动,缩短排气、排便时间,减少术后腹胀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关键词:腹腔镜进食时机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创伤小、痛苦小、疗程短、恢复快、对腹腔内脏干扰小等特点。我科自1999年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主要以治疗胆道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为主。在护理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在36小时左右,但患者多在手术后24小时之内已有食欲、饥饿感,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出汗等症状。从05年开始我们采取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规范进食,结果促进了患者肠功能恢复,缩短了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使腹胀发生率大为降低。1.临床资料1.1选择对象:单纯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202例无合并症,年龄在18—70岁,男性83例,女性119例。1.2方法:按照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100人,对照组有102人。对照组102例,患者术后遵医嘱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小时,禁饮食,按医嘱当日补液2000-3000ml,并给予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待肛门排气后给予流食,后改为半流质饮食、普食。并计录观察进食前后腹胀及肠道排气情况。1.临床资料1.2方法:观察组100例,全麻完全清醒后,枕枕头逐渐给半卧位,术后6小时患者如有食欲、饥饿感或有肠鸣音而无腹胀、恶心者给予流质饮食,如水、稀饭、面糊等100-150ml。无食欲、无饥饿感、有腹胀的病人,术后6小时鼓励病人进少量流食50-100ml。1.临床资料1.2方法:并严密观察进食后肛门排气及腹胀情况。无腹胀有肠鸣音者每3-4小时进流食100ml-150ml,如已通气,3天内逐渐改为半流食、普食。给患者介绍手术特点,早期进食对肠道的作用。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记录进食前后肛门排气及腹胀情况。1.临床资料1.3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经四格表分析,用Excel软件统计处理。计算卡方值,查P值进行结果分析。2.结果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见表1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2.结果2.2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出现腹胀情况对比见表22.2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出现腹胀情况对比2.结果两组对比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6小时进食使肛门排气时间提前,腹胀发生率降低。3.讨论3.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全麻、术后禁食6小时,主要是避免病人在麻醉期内正常反射恢复之前发生呕吐致吸入性肺炎,呼吸道阻塞或窒息。3.讨论3.2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肠道干扰小,早期进食对肠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患者术后6小时进食,食物的扩张、化学和温度刺激是引起消化道平滑肌活动的自然因素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机械性刺激和肠管被扩张的作用,3.讨论可引起肠黏膜感受器兴奋运动增强,同时小肠的运动特点是空腹时很弱,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内,小肠运动增强,大肠集团蠕动常见于进食后。所以观察组病人肠蠕动恢复快,术后排便时间提前。3.讨论3.3术后6小时规范进食要点是:术后6小时患者如有食欲,饥饿感或有肠鸣音而无腹胀,恶心者,给予流质饮食,如水,稀饭,面糊等100-150ml,无食欲无饥饿感而有腹胀的病人术后6小时鼓励进流食50-100ml。进食后严密观察肛门排气及腹胀情况,无腹胀或有3.讨论肠鸣音者,每3-4小时进流食100-150ml。(流食中忌牛奶,豆浆等产气性食物),3天内循序渐进,逐渐由流食改为半流食、普食。但需忌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3.讨论3.4食欲常受病理、环境和心理的影响。因此术后病人饮食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心理护理才能得到促进。我们对术后患者在全麻清醒后即可枕枕头,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在陪人协助下早期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