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常见并症护理与预防田敏贵州省余庆县龙溪镇中心卫生院贵州余庆564407【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应用于需长时间输液的患者。近年来,虽然静脉留置针在静脉给药、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发生了并症,给治疗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与预防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静脉留置针常见并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降低静脉留置针并症发生率,确保治疗效果。【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常见并症;护理;预防措施前言静脉留置针也可称为套管针,是头皮针换代产品,因操作简单、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静脉给药、营养等方面[1]。虽然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实践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应用时极易因长期置管发生某些并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确保治疗效果,患者静脉留置期间需采取有效的护理与预防措施。1.静脉留置针常见并症预防措施1.1皮下血肿与预防措施皮下血肿的原因主要有:护士不能的熟练操作穿刺和置管,或者是操作过急,以致血管极易被留置针穿破。所以,护士应熟练掌握穿刺和置管操作,穿刺时做到轻、稳、准,且能根据患者血管,以良好的角度进针,确保穿刺一次就能成功,从而避免发生皮下血肿并症[2]。1.2静脉炎与预防措施静脉炎的原因有两种,即化学性、感染性,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静脉触诊有硬、滚、滑的感觉,炎性反应严重的患者,穿刺部位会渗出脓性分泌物,而且还会伴有发热症状,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所以,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用乙醇、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周围,静脉留置期间需每天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局部,并每天更换输液器,每周更换彻底消毒的肝素帽。输入刺激性较强药物时,为避免发生静脉炎,可生理盐水或地塞米松冲导管[3]。1.3静脉血栓与预防措施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静脉血流缓慢、长期卧床、穿刺下肢静脉、反复多次穿刺同一部位等。因此,为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应尽量选择上肢粗静脉穿刺,同时必须有效保护血管,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若患者长期卧床,尽可能避免将静脉留置针置于静脉瓣多、血流缓慢的下肢,并严格控制留置时间,最佳留置时间为3~5d。为避免静脉内压力增加,严禁置管肢体过度活动。1.4置管后局部渗血与预防措施患者应用抗凝药物后可能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而且穿刺部位局部反复推注药物以及过度活动,是导致置管后局部渗血的主要原因。为预防患者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发生局部渗血并症,常规留置静脉针前,必须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和留置针,之后根据患者血管情况合理控制输液滴速,同时必须密切观察凝血时间,使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部位,并有效控制管侧肢活动。此外,还应及时对无菌敷料进行更换,以免发生感染并症,若患者出现渗血不止情况,必须立即将管拔除,并适当按压穿刺部位局部,以利于止血。2.静脉留置针常见并症护理措施2.1健康教育置管前,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使其对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与方法有所了解,有效控制置管肢体活动,并保持穿刺部位在置管期间能够干燥、清洁,从而有效避免发生各种并症,如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2.2加强置管期间护理必须加强患者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护理,具体措施有:(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同时实施全面护理。(2)每天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穿刺部位周围皮肤1次,为保证消毒效果,可用透明贴膜覆盖。(3)若患者需连续输液,护士应每天更换1次输液器,每周至少更换1次肝素帽,与此同时,护士应密切注意留置针是否畅通,以免影响输液。(4)输液时,护士应严格控制滴速,并密切观察,以免输液速度过快,导致各种输液意外事故,如循环超负荷、输液不良反应等。(5)若患者快速输液,必须加强观察,以免液体滴空;若患者动脉留置针,为避免发生空气栓塞情况,则必须加强监测。2.3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