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检测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考点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含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一、选择题1.(2010·南京高一检测)2009年在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甲型Hl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有关患者体内甲型Hl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的DNAB.甲型HlN1流感病毒中的DNAC.人体细胞中的RNAD.甲型HlN1流感病毒中的RNA【解析】选D。由题知甲型HlN1流感病毒是RNA病毒,所以甲型Hl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2.(2010·淮阴高一检测)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BCD【解析】选D。由图知,视野A、B、C、D所在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依次递增。在高倍镜下物镜距离待测标本较近,进入视野中的光线较少,所以高倍镜下的视野较暗。3.(2010·莱芜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解的是()A.所有细胞具有DNA,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B.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C.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D.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解析】选C。细胞学说能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A项细胞具有统一性的原因不只是所有细胞具有DNA能说明的。B项蓝藻细胞无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就不涉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故B项错误。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共同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故C项正确。D项噬菌体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噬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是利用细菌的核糖体,但该蛋白质不分泌到细胞外,不需经内质网合成、加工。故选C。4.(2010·海淀区高一检测)下列与生物特征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病毒自身没有细胞结构,它只能在活细胞内完成复制B.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自我更新,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C.哺乳动物的应激过程都是通过反射来完成的D.生物的性状往往是通过蛋白质的代谢而表现出来的【解析】选C。哺乳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5.(2010·梅州高一检测)右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是()abcA原核生物细菌H1N1B原核生物细菌乳酸菌C原核生物细菌酵母菌D原核生物植物蓝藻【解析】选B。病毒不是原核生物,故A项错,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故C项错,蓝藻是原核生物,故D项错。乳酸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B正确。6.(2010·宜昌高一检测)下列是关于细胞所属类型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B.具有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C.不具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D.不具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解析】选B。细菌也有细胞壁,根据细胞结构的特点和复杂程度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有染色体的细胞是真核细胞;植物根尖处细胞没有叶绿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7.(2010·潍坊高一检测)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甲方向游走,请问你应该使载玻片按图乙的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保证这一生物一直处于视野中()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C。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与实际是上下相反和左右相反的,故视野中微生物向左下方移动,则实际它是向右上方移动,故应入左下方移动玻片,才能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8.(2010·沂州高一检测)如下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长度,e、f为观察物像清晰时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大小。要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A.aceB.bdeC.bceD.bdf【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目镜是不带螺纹的,目镜放大倍数越大,就越短。物镜反之。放大倍数大时,离装片的距离就越近。9.(2010·潍坊高一检测)某位同学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下列罗列了可能的原因,其中错误的是()A.被观察的物体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