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例电子胃镜检查所见溃疡灶虽无明显活动性出血,但镜下见“十二指肠球腔变形,小弯见一哑铃状溃疡灶,约×大小,两端凹陷披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期”。依据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部位、大小、愈合情况,与患者出现重度贫血以致头晕晕倒的发病时间间隔患者排黑便至胃镜检查已相隔相符。予以严格、正规的抗酸、抑菌、保护胃黏膜治疗好转后,于年月日出院,出院后个月血常规已恢复正常。该病例出现多次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是犯先入为主的错误,而不是依据患者的详细病史该患者患十二指肠溃疡已余年、全面症状及检查结果做出正确的逻辑判断;原因之二是患者为老年女性,就诊时没有出现典型的饥饿痛等消化道溃疡症状,再加上既往史的干扰,影响了医师的正确诊断。临床诊治的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致贫血初诊被误诊为溶血性贫血并不罕见,关键是诊治医师能及时纠正诊断并予以相应的对症治疗。本病例多次被误诊误治,应引起各临床医师的警惕。1.5cm0.6cm()(24d)2011341(10)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目的方法结果结论DOI:(MHD)86MHD43(SAS)(SDS)SASSDS(<0.010.05)(<0.01)(3.1%10.7%<0.01)MHDR459.5R473.5B1005-4057(2011)05-0565-0410.3969/j.issn.1005-4057.2011.05.037观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行为及社会支持等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状态,记录其治疗依从性,并比较两组血透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干预组护理干预后和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或;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干预组血透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血透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抑郁;焦虑;依从性;PPvsP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终身替代疗法之一,长期不断进行可延长患者的生命。由于受治疗措施的约束及进食、饮水的限制等,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各种负性情绪反应,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观察到有些患者未能有效遵循医嘱,治疗依从性差,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及预后。为了探讨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应对措施,我们对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选取年月至年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治疗的存有抑郁、焦虑情绪的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所有患者清醒、具备交流能力,并且愿意参加本项调查研究。干预组: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例,高中例,初中及以下例;透析时间个月至,平均。对照组: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例,高中例,初中及以下例;透析时间个月至,平均。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病程、透析时间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接受血液透析,每周~次,每次。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行为及社会支持等针对性(MHD)MHDMHDMHD86MHD1.12010820112MHD864325181980(492.1)2113965a3.91a23201979(48.91.8)23101076a4.03a(>0.05)1.2MHD234h[1]1资料和方法病例与分组护理干预方法±±P卓少贤,阮礼茹,王小宏,林晓玲(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广东湛江)524037收稿日期:修订日期:作者简介:2011-06-112011-09-16(1976);卓少贤-,女,大专,主管护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护理干预,透析治疗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变化及治疗依从性。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做自我介绍,耐心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评估,包括患者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对疾病的认识情况、接受程度等;正确理解、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