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手册VIP免费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手册_第1页
1/3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手册_第2页
2/3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手册_第3页
3/3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手册1.目的:建立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的标准化操作;2.范围:适用于浆膜腔积液的常规检查(物理检查、蛋白定性、细胞检查);3.标本采集:3.1标本种类:浆膜腔积液标本由临床医师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或心包穿刺术分别采集。3.2标本要求:送验标本最好留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试管或消毒瓶内,常规及细胞学检查约留取2毫升,生化检验留2毫升,厌氧菌培养留1毫升。如查结核杆菌则约需10毫升。3.3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等,除应即时送验及检查外,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宜用EDTA·K2抗凝,生化检查标本宜用肝素抗凝。加留1管不加任何抗凝剂用以观察有无凝固现象。标本种类: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4.标本储存:立即送检。5.标本运输:室温运输。5.标本拒收标准:污染,久置标本。6.器材试剂:量筒,乙酸;细胞计数板;显微镜。7.物理检查:7.1目测浆膜腔积液颜色、透明度、凝块等一般性状。(1)观察颜色。(2)观察透明度。(3)观察凝块、薄膜和沉淀物。需要时可测定比密,比密用比密计或折射仪测定,前者标本用量多,后者只需数滴。观察凝块或薄膜:收集脑脊液于试管内,静置12-24小时,正常脑脊液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7.2结果判断与分析:7.2.1积液量:该项由病室医护人员用量筒测定或将全部由检验人员测其总量。液量可随病情,部位和抽取目的不同而异,可由数毫升至上千毫升。7.2.2颜色多为深浅不同的黄色,可用淡黄色、黄色、深黄色表示。一般漏出液颜色较淡,渗出液体深。红色多为血性,可用淡红色、红色、及暗红色报告之。可能为结核菌感染、肿瘤出血性疾病、内脏损伤及穿刺损伤所致淡黄色脓样多系化脓性感染,由于大量细胞和细菌存在所致乳白色如胸导管淋巴管阻塞所致称真性乳糜液,当积液中含量脂肪变性细胞时也呈乳糜样,叫假性乳糜液,可用脂蛋白电泳、乙醚试验及镜检等加区分。绿色可能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7.2.3透明度可根据标本不同情况用清、微浑、浑浊报告。漏出液为清晰透明液体。渗出液常困含大量细胞、细菌而呈现不同程度混浊。乳糜液因含大量脂肪也呈混浊外观。7.2.4凝块漏出液中因含纤维蛋白原少,一般不易凝固。渗出液可因有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以及细菌、组织裂解产物、往往自行凝固或有凝块出现。积液中含有纤维蛋白溶酶时可将已形成的纤维蛋白又溶解,反而可能看不见凝固或凝块。7.2.5比密高低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含量。漏出液的比密一般低于1.015,而渗出液一般高于1.018。8.蛋白定性试验(李凡他Rivalta试验):8.1实验原理:渗出液中可含多量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雾状沉淀。8.2试验方法:取100ml量筒,加蒸馏水100ml,滴入乙酸0.1ml(pH3~5),充分混匀,静止数分钟,将穿刺液靠近量筒液面逐滴轻轻滴下,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白色雾状沉淀的发生及其下降速度等。8.3结果判断:在滴下穿刺液后,如见浓厚的白色云雾状沉淀很快地下沉,而且形成较长的沉淀物,即Rivalta反应阳性。如产生白色浑浊不明显,下沉缓慢,并较快消失者为阴性反应。阴性:清晰不显雾状;±:渐呈白雾状;+:甲后呈白雾状;2+:白薄云状;3+:白浓云状。9.细胞检查:在显微镜下对浆膜腔积液有形成分进行计数和分类检查。9.1细胞总数:细胞计数方法与脑脊液相同,计数时应把全部有核细胞(包括间皮细胞)都列入细胞计数中。9.2白细胞分类计数应在抽出后立即离心沉淀,用沉淀物涂片经瑞氏染色进行分类。9.3观察其它有形成分:结晶:寄生虫,脱落细胞等。10.质量控制:进行室内工作人员比对分析,要求差异在10%以内。11.临床意义:11.1漏出液(transusate)为非炎症性积液,其形成常见原因为:①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少时,如肾病伴有蛋白大量丢失、重度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化、重症贫血,一般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就有出现浆膜腔积液的可能;②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如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栓塞、肿瘤压迫、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和晚期肝硬化等;③淋巴回流受阻止如淋巴管被血丝虫阻塞或者淋巴管被肿瘤所压迫等,这些胸、腹腔积液有或能是乳糜样的;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手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