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一种产品替代另一种产品满足同样要求的性能。作用:在设计方面: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制造加工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使用维修方面:减少维修时间和费用,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鉴于互换性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互换性原则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基本尺寸—指结构设计和强度、刚度计算确定的尺寸实际尺寸—对完工零件用两点法测量所得到的尺寸极限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偏差—某一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基准制---为了设计和制造上的经济性,把其中孔公差带或轴公差带的位置固定,而改变轴公差带或孔公差带的位置,来实现所需要的各种配合的制度。优先采用基孔制:因为采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定值刀、量具的规格数目,有利于刀量具的标准化、系列化,因而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能以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选择基轴制配合情况:1、由冷拉棒材制造的零件,其配合表面不经切削加工2、与标准件相配合的孔或轴3、同一根轴上与几个零件孔配合,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轮廓要素是指构零件的点,线,面各要素。中心要素是指轮廓要素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线面各要素。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即几何的点、线、面。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实际要素是指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在评定形位误差时,通常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最大实体尺寸(MMS):实际孔(轴)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实际孔(轴)在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最大实体要求: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B控制被测孔(轴)的形位误差f,用T(极限尺寸)控制实际尺寸Da(da)。f合格:da+f=dfe≤dB=dMv=dmax+tMDa-f=Dfe≥DB=DMV=Dmin-tM尺寸合格:dmin≤da≤dmaxDmin≤Da≤Dmax表面粗糙度:指由加工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谷峰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工作性能的影响:耐磨性配合性质稳定性疲劳强度抗腐蚀性(1)取样长度lr: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不规则特征的长度。(2)评定长度ln:评定表面轮廓所必需的一段长度高度评定参数:①轮廓最大峰高Rp②轮廓最大谷深Rv③轮廓最大高度Rz: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④轮廓总高度Rt:评定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高度均化评定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Ra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征滚动轴承内圈与轴(轴颈)配合采用基孔制、外圈与孔(轴承座孔)的配合分别采用基轴制平键联接的公差与配合在平键联结中,键宽和槽宽b是配合尺寸,键标准件,是平键结合中的“轴”,所以键宽与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配合。三种联接类型,即较松联接、一般联接和较紧联接矩形花键结合的公差与配合国标规定矩形花键联结采用小径定心;为了减少加工内花键的拉刀的品种、规格,花键联结采用基孔制配合;定心直径d的公差带在一般情况下,内、外花键取相同的公差等级。为了保证内、外花键小径定心表面的配合性质,国标规定该表面的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采用包容要求。三种联接形式,即滑动联接、紧滑动联接和固定联接测量—获取被测量量值的实验过程。计量-保持量值统一和传递为目的的专门测量。四个要素:测量对象:几何量(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螺纹,齿轮的各几何参数等)计量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平面角度单位为弧度。测量方法: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的准确度: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量块的用途:⑴作为长度尺寸的实物基准,将国家的长度基准按照一定的规范逐级传递到机械产品制造环节,实现量值统一。⑵作为标准长度标定量仪,检定量仪的示值误差。⑶相对测量时以量块为标准,用测量器具比较量块与被测尺寸的差值。⑷也可直接用于精密测量、精密划线和精密机床的调整。按等使用:以La为工作尺寸,按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