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药剂科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药剂科::魏来魏来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卫生部<卫生部<50%50%,,WHO30%WHO30%实际使用率:实际使用率:三级医院:三级医院:70%70%二级医院:二级医院:80%80%一级医院:一级医院:90%90%英国:英国:22%22%美国:美国:20%20%国内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的40%死于抗生素滥用第第11节抗菌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节抗菌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学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吸收----分布分布----代谢代谢----排泄排泄11.吸收.吸收一般药物口服后一般药物口服后1~2h1~2h,肌注后,肌注后0.5~1h0.5~1h血浓度达峰值。血浓度达峰值。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高者有:氯霉素、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高者有:氯霉素、头孢氨苄、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等头孢氨苄、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等口服后甚少吸收或不吸收的有:氨基糖苷类、多粘菌口服后甚少吸收或不吸收的有: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毒素、两性霉素素类、万古毒素、两性霉素BB等等青霉素类多可被胃酸破坏,口服青霉素青霉素类多可被胃酸破坏,口服青霉素VV和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后分别吸收给药量的后分别吸收给药量的10%~25%10%~25%和和30%~50%30%~50%22.分布.分布一般血供丰富的组织,如肝、肾、一般血供丰富的组织,如肝、肾、肺等药物浓度较高,脑、脑脊液、肺等药物浓度较高,脑、脑脊液、骨、前列腺等药物浓度则较低。骨、前列腺等药物浓度则较低。组织或脏器组织或脏器浓度分布较高的抗菌药物浓度分布较高的抗菌药物骨组织骨组织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和氟喹诺酮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和氟喹诺酮类等类等前列腺前列腺喹诺酮类、红霉素、喹诺酮类、红霉素、SMZ-TMPSMZ-TMP、四环素等、四环素等易透过血脑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屏障的药物脑膜无炎症浓度亦高:氯霉素、磺胺药、脑膜无炎症浓度亦高:氯霉素、磺胺药、异烟肼、氟胞嘧啶、甲硝唑等异烟肼、氟胞嘧啶、甲硝唑等脑膜有炎症浓度较高:某些青霉素类、头脑膜有炎症浓度较高:某些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孢菌素类等药物。易透过胎盘易透过胎盘屏障的抗菌屏障的抗菌药物药物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磺胺药、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磺胺药、TTMPMP、呋喃妥因、氟喹诺酮类、呋喃妥因、氟喹诺酮类各种组织、脏器中浓度较高的抗菌药物33.代谢.代谢抗菌药物在体内代谢后有两种结果抗菌药物在体内代谢后有两种结果1.1.代谢物可保持原有抗菌活性代谢物可保持原有抗菌活性2.2.减弱或消失减弱或消失44.排泄.排泄①①多数抗菌药自肾排出,尿药浓度高达血浓度多数抗菌药自肾排出,尿药浓度高达血浓度的数十至数百倍以上的数十至数百倍以上②②胆汁排出: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利福胆汁排出: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利福平、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等平、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等③③粪排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利福平等粪排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利福平等④④经血液透析清除: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经血液透析清除: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二抗菌药物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二抗菌药物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合理的给药途径合理的给药途径----尽量避免局部用药尽量避免局部用药----考虑血脑屏障和血考虑血脑屏障和血--胎盘屏障胎盘屏障----尿药浓度尿药浓度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抗菌药物的疗效取决于体内感染灶中的抗菌药物的疗效取决于体内感染灶中的药物能否达到有效浓度并清除其中的病原菌药物能否达到有效浓度并清除其中的病原菌抗菌药物体内杀菌活性可分为:--浓度依赖性:在一定范围内药物浓度愈高,杀菌活性愈强。属于这一类型者有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时间依赖性: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杀菌活性有关,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MIC的4-5倍时,杀菌速率达到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