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曲霉素的分离培养VIP免费

黄曲霉素的分离培养_第1页
1/6
黄曲霉素的分离培养_第2页
2/6
黄曲霉素的分离培养_第3页
3/6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Ii.Sci.2011,39(24):15007—15009。15012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况玲玲黄曲霉素毒性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安虹1,邹广迅2(1.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安徽合肥23005l;2.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1)摘要在综述黄曲霉素的毒理学效应机常j的基础之上,对今后黄曲霉素的研究工作方向展开了讨论,提出今后研究工作应从寻找分子标记物和控毒措施等方面展开。关键词黄曲霉素;毒理学效应;分子标记;去毒方法中图分类号$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1)24—15007—03ResearchProgressofToxicologicalEffectsandMechanismofAflato】dnANHongetal(AnhuiCountryAgicultureStandardizationandMonitorCenter,Hefei,Anhui230051)AbstractBasedonthereviewoftoxicologicaleffectsandtoxicologicalmechanismsofaflatoxin.111edevelopingtrendinresearchofailatoxinisdiscussed,andputforwardthatthel℃$ear'chworkshouldfromtheaspectsofmolecularmarkersseekingandaflatoxincontrolmeasuresandSOon.KeywordsAflatoxin;Toxicologicaleffects;Molecularmarkers;Detoxificationmeasures1研究背景黄曲霉素(anatoxins,AF)是粮食食品霉变过程中主要由黄曲霉菌(Asl,ergillusflavu8)和寄生曲霉菌(A.parasiticus)代谢生成的剧毒次生代谢产物⋯。摄人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强烈潜在危害。近年来,黄曲霉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备受社会关注,已成为环境毒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目前已分离鉴定出AFB。AFB”AFq、AFG2、AFMI、AFM2、AFPl、AFQl和AFHI等17种该类毒素。迄今为止,该类毒素在全球范围广泛检出,存在于粮食、饲料、干果、调味剂、油料作物种子、奶制品以及酒类等多种介质中怛1。在我国,玉米是黄曲霉素污染最为严重的粮食品种之一,污染率高达70.27%,污染含量最高为1098.36仙g/kg。此外,花生作为我国少数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受黄曲霉素的污染也非常严重,检出率为24.24%,最高含量为437.09t,e/kg,成为我国花生出口的重要限制因素p。1。黄曲霉素毒性极强,是天然存在的强致癌物质。其中AFB,毒性最强,约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能够引起人畜急性中毒死亡。人畜误食该类毒素能够引起内脏出血性坏死归1,慢性中毒可导致癌症发生垆1。黄曲霉素对人畜健康的强烈危害性已经引起各国科学家和决策层的关注。早在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就将黄曲霉素同T-2毒索一样定为天然存在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源¨1。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机构([ARC)又将黄曲霉素列为I类致癌物喁j。联合国相关组织机构先后通过多次调查制定该类毒素的控制标准。196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儿童福利基金会颁布一项标准。限制食品中黄曲霉素的最高允许量为30.00¨g/ks,到1970、1975年又分别将标准限制剂量降低到20.00和15.00t_Lg/kg¨3。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制定一项标准,规定食品中AFB。最高允许量为15.00峭o/kg,而婴儿食品中不得检出一1。世界各国也分别制定了有关标准。美国食物作者简介安虹(1967一),女,北京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食品检验(微生物、转基因、化学)及食品检验室管理工作。收稿日期2011-05-14药品管理局(FDA)规定食品和奶牛饲料中黄曲霉索总量标准为15.00lag/kg;欧盟国家规定食品中AFB。的标准为2.oo斗g/kg,黄曲霉素总量标准为4.000#kg¨⋯。我国自1981年起也制定了粮食和发酵食品中AFB。、AFM。的限量标准,并于2005年重新发布《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代替原有的标准¨“。但由于缺乏全面监测数据,新发布的标准中未对旧版规定的AFB,限量水平进行修改,而国内也一直未颁布食品中黄曲霉素总量标准¨.1⋯。为此,笔者综述了黄曲霉素的毒性水平以及毒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制定科学的黄曲霉素限量标准和安全性评估方案提供有效参考。2黄曲霉素的毒理学效应黄曲霉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性。黄曲霉素进入生物体内,在机体代谢酶的作用下代谢产生毒性。F...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黄曲霉素的分离培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