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宋史为例谈历史教学中的VIP免费

以宋史为例谈历史教学中的_第1页
1/3
以宋史为例谈历史教学中的_第2页
2/3
以宋史为例谈历史教学中的_第3页
3/3
以宋史为例谈历史教学中的“辩论题”李兴哲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实验中学“对于一件事或一种人,有相反的两种看法,便出来相反的两种议论。”历史教学中设置“辩论题”,是历史新课程鼓励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的体现。它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历史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运用“辩论题”进行是非之辩,可以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反映当代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运用的能力,较好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本人试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谈谈“讨论题”的设置与教学。第二单元谈的宋元时期的历史,其中大部分是宋代政权更替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容。在《辽、宋、夏的和战》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先给出两段对话,亮出两种看法。一种观点是,“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另一种观点是,“澶渊之盟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然后教材提出“动脑筋”题目“对澶渊之盟应当怎样评价?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新的发现、新的观点不断出现,关于澶渊之盟,“是好事”与“是屈辱的”,就是适例。曾有“是好事”论者算了一笔账,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给辽国缴纳的“岁币”,按当时北宋人口,平均每人分摊四个铜板,等于一个烧饼钱。每人每年少吃一个烧饼,天下就可以太平无事了,这怎么不“是好事”呢?对于年龄较小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在进行这样的辩论中,如何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对教材不能人云亦云,对于学生的见解的评价不能搞“半斤八两”。教师要有“主心骨”,对于中国历史的谈论,不能离开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这条最基本的底线。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辽、夏和宋一样,都是中国的领土,不能只把宋当做中国的领土。正所谓“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在此基础上,要搞综合性评价,不能搞单项选择。首要标志是国家统一而且强大,其次要看整治是否昌明、经济文化是否繁荣、民族关系是否和睦、人民是否安居等等,这样一个朝代综合得分最优者才能称为“盛世”。历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考甚至吸收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的评定,这也是历史的评定、时间的评定,不要忘了老祖宗,抛开当时的历史,根据“想当然”下结论。如果肯定澶渊之盟“是好事”,那么,宋朝在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向辽、金割地纳款,称臣称侄,岂不成了“优点”往前推之,汉武帝大举反击匈奴岂不成了“缺点”?按照那种“烧饼换和平”的逻辑,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岂不都得重写?当代中学生的精神品格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跌落在宋人之下,须知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须记陆游临终嘱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须诵李清照满腔悲愤的心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朝在军事上屡战屡败,直至灭亡,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给人以双重启迪。在“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后,教材设置辩论题,“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不一定。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人口增加增加,造成环境污染;砍伐山林,破坏江南的植被,对江南的开发没有什么好处。”教材要求思考判断“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既接受军事领域屡战屡败的惨痛教训,又学习经济文化领域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学好这一课,也为后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中古欧洲社会》一课就有一道“辩论题”,某同学说“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的多,所以更为先进。”另一位同学也谈了自己对西欧的认识,教材要求分析“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不可否认,宋朝在经济文化上的骄人成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不能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宋朝在军事上的屡战屡败,也刺激了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以宋史为例谈历史教学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