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介入放射学简介VIP免费

介入放射学简介_第1页
1/12
介入放射学简介_第2页
2/12
介入放射学简介_第3页
3/12
介入放射学简介——seldinger技术2009-02-2707:50分类:【医学·介入】字号:大中小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是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于1967年首先提出,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由临床影像医学与临床微创医学相结合的医学边缘学科,它是在临床影像医学(X-ray、CT、MR、B-us等)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细微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或采集活体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等。介入放射学以其微创性、并发症少、疗效好等特点而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TheSeldingertechniqueisamedicalproceduretoobtainsafeaccesstobloodvesselsandotherholloworgans.ItisnamedafterDr.Sven-IvarSeldinger(1921-1998),aSwedishradiologistfromMora,DalarnaCounty,whointroducedtheprocedurein1953介入发展DevelopmentofInterventionalRadiology介入放射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控索过程,是人们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发展简史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早期探索阶段1896年,Hasher、Morton在Roentgen发现X线不久,即开始用石膏作造影剂进行尸体动脉造影。1910年,Franck和Alwens进行狗、兔的动脉造影试验。1923年,Berberic使用溴化锶注入人体血管进行造影,同年,Sicard和Forestier用碘罂子油作静脉造影。1924年,Brook用50%的碘化钠作人体股动脉造影。1929年,WernerFrossmann成功将导管从自己的上臂静脉插入右心房,首创心导管造影术,并因此获得诺贝医学奖。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作腹主动脉造影。1951年,Bierman用手术暴露人体颈总动脉和肱动脉的方法作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并进行了第一次动脉灌注化疗。Seldinger技术的出现1953年,Seldinger首创了经皮动脉穿刺,导丝引导下动脉插管造影技术,由于该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无需缝合血管,完全替代了以往手术切开暴露血管的方法,因而很快被广泛采用,成为现代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介入放射学的成熟和发展阶段1962年,Newton首先采用栓塞血管的方法治疗脊椎血管瘤。1963年,Nusbaum采用动脉内灌注血管收缩剂治疗消化道出血获得成功。1964年,Dotter使用同轴导管技术,为一例下肢坏疽的妇女进行血管成形术获得成功,樗着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的开始。1965年,Sano用导管进行脑部动静脉畸形栓塞获得成功。1967年,Porstman采用非外科手术方法堵闭动脉导管。1974年,Gruntizg发明双腔球囊导管进行血管成形术。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介入诊疗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介入诊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和扩充、介入医生手术操作的不断规范和提高,介入放射学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专业学科。在我国开展以来的近20年时间里,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诊疗效果日益确切和提高,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信赖和欢迎。在一部分有条件的三甲医院,介入放射学已成为独立的临床科室,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作用。Seldinger微创穿刺技术ApplicationsofInterventionalRadiology扪及动脉搏动,确定动脉或静脉穿刺部位。用尖角解剖刀刺开皮肤3-5mm,用血管钳进入皮肤切口对皮下组织做钝性分离。穿刺针纵轴与皮肤夹角呈30-45度斜行进针,刺入血管前壁。拨出针芯可见回血或稍退针鞘可见回血,证实已刺中血管。向针鞘内插入导丝至血管腔内,插入足够长度的导丝后退出针鞘。压迫血管穿刺点,将带有扩张管的鞘管沿导丝旋转插入血管。拨出导丝和扩张管,鞘管留置于血管腔内。经鞘管支臂注入肝素生理盐水,防止鞘管内血栓形成。至此,一个血管通道已建立,手术者可藉此通道进行各种介入插管操作。介入放射学的范围有学者把介入放射学的历史追溯到古埃及人用芦苇管导尿,把胃双重造影、膝关节造影及一些简单的穿刺技术也包容在介入放时学的范畴,但多数学者以为介入放射学是以医学影象学引导下的导管诊断和治疗技术为特征的,并将其分为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两大类:(1)血管性介入放射学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心脏瓣膜成形、血管支架、房问隔切开、溶栓治疗、非血栓性缺血、控制出血(急慢性创伤、产后、炎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介入放射学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