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_第1页
1/14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_第2页
2/14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_第3页
3/14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全文)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的瓣膜结构因风湿热、粘液性变、退行性变、先 天性畸形、冠心病、细菌感染或创伤等原因导致心脏瓣膜结构病变,从而 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引发心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的疾病。心脏 瓣膜病变可累及单个或多个心脏瓣膜,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由 于心脏瓣膜病自身的病变特点决定其病理过程不可逆且渐进性加重,因此 手术治疗成为心脏瓣膜病治疗的最主要手段。一、心脏瓣膜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由于进展中国家风湿性心脏病较高的发病率及发达国家老龄人中 退行性瓣膜病较高的患病率,近些年来估量心脏瓣膜病的总患病人超过 1 亿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全球已有约 4 万人因严重心脏瓣膜病进行 人工瓣膜置换手术[2],每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量高达 30 万例,其中北美 地区年手术量约 10 万例[3]。我国心脏瓣膜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二尖瓣、二尖瓣与主动脉瓣、主 动脉瓣及多瓣膜病变;二尖瓣病变以狭窄为主,主动脉瓣病变以关闭不全 为主,三尖瓣病变以关不全为主。手术方式依次为二尖瓣置换术(MVR )、 双瓣置换术(DVR)、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三尖瓣置换术(TVR) 或合并三尖瓣置换术(TVR )。美国心脏瓣膜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主动脉 瓣、二尖瓣、二尖瓣与主动脉瓣、三尖瓣及多瓣膜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以 狭窄为主,二尖瓣病变以关不不全为主,三尖瓣病变以关闭不全为主,且 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增大不如我国人群明显;常见的手术方式依次为 AVR、 MVR、DVR、TVR 或合并 TVR。STS-ACSD 年度执行报告显示,近 10 年间,虽然美国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数量增长 1.8 倍,但瓣膜置换仍然以 AVR 比例占主导地位。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患 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预后极差,约半数患 者自然寿命不超过 2 年[4-5]。随着人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主动脉瓣狭窄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美国,75 岁以上人群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为 4.6%,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3]。传统的外科瓣膜置换术能够明显改善 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然而,传统的外科手术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尤其是高龄、术前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因此,超过 30%的患者未能接受 手术治疗[6]。为解决这一问题,经皮穿刺导管介入的微创技术应运而生。22 年,法国的 Alain G. Cribie#授为一位合并高危因素的重度主 动脉瓣狭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