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9-嗔恚因果汇总VIP免费

9-嗔恚因果汇总_第1页
1/11
9-嗔恚因果汇总_第2页
2/11
9-嗔恚因果汇总_第3页
3/11
-1-嗔恚因果一、什么是嗔恚印光大师说:“‘瞋恚’的意思,是愤恨恼怒。见人得了好处,自己就满怀忧愁、愤愤不平;见人受了损失,自己就欢天喜地、兴高采烈。还包括仗势欺人,盛气凌人等等。”大家学习嗔恚心的因果,重在认识自心。必须抓住恶心的起点,知道最初的相是什么,用观照的方法就可以明确,由此也可以举一反三。对于构成嗔恚心第一相的憎恶心,《瑜伽师地论》中说:“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这就告诉我们什么是染污的根源。简单说就是“于相分别”,即:对一种假立的相分别,或者是说自己的心执著在这个相上,这个住相就是生起贪嗔的根源。对参《金刚经》当中世尊所说:“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可见,心如果执著对方损害自己的相,就会引起嗔恚,而且随着非理思惟的增长,业会由细而粗,由轻而重,以意推动身口,能使身心堕入恶趣。因此,《天鼓经》上说:分别薪柴所生的嗔恨火,最终焚毁自他一切,导致一切祸患。《入行论》也说:“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他。”其中,前两句“对方强行做我不欲之事,或者强行阻挠我的所欲”,就是能损害的相。对这种能损害相,心里如果执著不舍,憎恶心就会不断膨胀。这些意恶都是从最初一念取相分别而来。这样知道如何流转之后,也就会通达如何还灭。我们要降伏嗔心,就应当在起心动念上遮止,而方法就是不应住相生心,不要让对方损害你的相在心里留存。这样时时观照,一发现心在执著损害相,当即就要遣除。所以,知道嗔心如何发起的相,就知道对治嗔心应在何处下手。一旦发现心在取相分别,就应立即荡除。《金刚经》中世尊开示“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取舍,就能断除恶趣乃至轮回。或者向反面转换,对轮回六尘正观无常苦空。妙叶大师在《念佛直指》中说:要对娑婆世界的声色境界作地狱想、作苦海想、作火宅想,对种种宝物作苦具想,对饮食衣服作脓血铁皮想,对眷属作夜叉、罗刹啖人鬼想。这是把观净相转为观不净相,把观乐相转为观苦相,把观悦意相转成观不悦意相,从中便能发起厌离。对冤家损害的相如何转换想呢?应作前世父母想、未来诸佛想、悦意相想、成就安忍善知识想,如此便能从根上止住嗔心。-2-二、以事例说明嗔恚心的因果1、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再布施乞丐。一次有两个小乞丐,一个是刹帝利种姓,另一个是婆罗门种姓,他们前去乞讨。婆罗门种姓的小孩没有掌握好时间,他在供僧之前去,结果一无所获。刹帝利种姓的小乞丐,在僧众享用之后去乞讨,他获得许多饮食。刹帝利种姓的小孩问婆罗门:“你讨到东西没有?”后者因为没有获得任何饮食而气愤不已,他说:“我如果有权力时,应当砍下这些比丘的脑袋。”刹帝利种姓的小孩则说:“我若执掌大权,应当日日以百味美食来供养佛和眷属。”两人说完之后便各自来到树下,都睡着了。有一辆马车疾驰而来,恰好辗压在婆罗门小孩的颈部,使他断头而死。他是以嗔心果报立即成熟而丧命的。当时,舍卫城的一位大商主去世,膝下无子。家人商量肯定,如果能找到一位具有大福德的人,就请到家中。人们四处寻找,发现刹帝利种姓的小孩正在树下躺着休息,其它树荫都已经消失,唯独这棵树的树荫仍然覆盖在小孩身体上,因此他们断定这是大福德之人,选他作为商主。后来他供养佛及眷属斋食,在佛前求法,最后获得了解脱。所以,这是因为他善心果报立即成熟而获得的。两个小孩的命运相差这样大,一个被车压死,一个暂时享受安乐,最终解脱。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就是两人的用心不同。面对严厉的对境——佛和僧众,用恶心,立遭报应;发善愿,立即现前善果。确实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念住经》说:“心为敌中敌,心外无他敌,如燧木自焚,心为自心毁。”《入行论》说:“谁制烧铁地?女众从何出?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象地狱中燃烧的铁地、各种伤人的苦具、行刑的狱卒,都是恶心所变现,心取损害之相,便无欺地变现同类的受苦境界,了知这个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应当断除嗔心。2、纪晓岚的笔记上记载:泉州有个人,有一天忽然发现映在灯光下的身影不像自己,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9-嗔恚因果汇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