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浅见VIP免费

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浅见_第1页
1/2
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浅见_第2页
2/2
(学周刊2015年第2期)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浅见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朱恩众所周知,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个专业必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它既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这不仅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也符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素质教育的要求。但现行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诸如教材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或僵化、评价方式不科学等弊端,极大地妨碍了中职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笔者拟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谈谈浅见,以就教于方家。一、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中职生而言,我认为应充分考虑教材和课程知识结构特点,做到内容上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语言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首先,要选用适合中职生的计算机教材。我们知道,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教材的更新显得相对滞后。市面上适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材很少,选择余地不大。由于无合适的教材,使得不少中职学校无奈选用专科院校的教材,但由于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差别,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太强,压力大,从而导致对该门课程的畏难情绪,不适合于他们接受。所以,我认为中职学校在该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一定应考虑选择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和能力以及中职学校自身特点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普及性的浅显易懂的教材,这比选用那些看似高深却不适合于中职生的教材要好得多。另一方面,中职学校也应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实用的计算机校本教材。如我校几位教师合作编写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教材》,就中职生今后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了重点介绍和着重讲解,淡化了理论,突出了实践技能的练习,很适合中职生的水平。其次,要甄选实用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授课内容,在平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诸如计算机基础、办公、报表软件(Office2003)、网络及相关软件的使用(如杀毒软件、聊天软件、开个人博客、网上购物等)、图片处理、数据库等知识扎实掌握,熟练运用。对工作和生活中不常用的一些计算机知识,让学生大致了解就可以了。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一定要摈弃“板书+讲解+适当的上机练习”的单一、僵化,不直观的授课方法,应采用“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式,因为有了同步的演示,学生可以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当堂进行操作练习,在师生的互动中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得计算机的很多复杂操作能够借助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而变得直观、便捷,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高。二、评价方式方面的改革。“教育评价是杆旗,指向哪里打哪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有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此,为促进学生学好该门课程,制定并选用适合中职学生的评价体系也显得十分重要。我认为应改革那些陈旧的评价方式,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评价分为过程评价、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三个部分。过程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表现为依据,侧重考核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态度;笔试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实践能力考核侧重以计算机实际操作为重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运用水平。成绩为百分制,理论考试占30%,实验成绩考试占70%。另一种是:通过组织竞赛来促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校每年定期举行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竞赛,内容包括打字,编辑排版,表格数据处理、图表制、幻灯片制作等。通过竞赛,促进学生更扎实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积极应用到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各项任务中去,从而促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此外,还可以有计划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浅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