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项目各部门职责一、医务科职责:行政管理部门职责具体事项促进示范病房项目落实1.成立项目小组1.在院内由创建科室、药剂科、护理部、麻醉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专家组成创建活动项目小组2.项目小组定期组织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2.项目制度建立1.项目小组制订本院具体创建科室、实施方案,制定创建示范病房项目执行细则2.将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相关制度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3.定期管理评估1.医院有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计划,定期检查癌痛治疗情况、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医疗安全保障、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例质量等并记录2.积极配合各级管理部门的评审工作4.促进人员参与1.项目小组人员要熟悉示范病房创建活动方案及相关要求2.促进创建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接受规范化癌痛治疗的学习培训,熟悉示范病房创建相关要求二、药剂科职责:药剂科职责1.人员参与1.指定临床药师参与创建项目小组,负责癌痛药物用药指导2.定期对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2.药品配备1.按照WHO止痛原则,提供至少3个品种不少于2个规格(包括速效吗啡、羟考酮缓释片)阿片类止痛药物,规格、剂型配套齐全2.提供纳洛酮等阿片类药物中毒解救药物3.处方管理1.门(急)诊癌痛患者控缓释制剂保证15天日用量2.能保障病人吗啡类纯受体激动剂单次剂量无限制三、创建科室科主任职责:科主任全面负责管理科室的止痛工作科主任指派2名骨干医师全面负责科室的癌痛治疗工作,医生需有≥5年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月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癌痛处理相关知识(每年不少于12课时);指导与督促示范病房各项工作的执行四、创建科室医生职责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熟悉疼痛治疗辅助用药等相关知识;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每年至少2次参加有关癌痛治疗进展相关培训或学术研讨;负责对医院相关医生及新入职医生培训;协调癌痛治疗的会诊工作;执行癌痛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癌痛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具体内容.建立癌痛动态评估机制癌痛患者入院后,医师及护士在8小时内完成对患者的全面疼痛评估,并动态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变化,观察爆发性疼痛发作情况,疼痛减轻或加重相关因素及不良反应等,并予相应处理;病程记录应体现对疼痛的评估和处理,病历中需附疼痛护理单并归档,病床旁有疼痛评分脸谱图;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癌痛治疗方案。对癌痛患者动态评估率不低于90%。2.落实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实施癌痛规范化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开展癌痛治疗的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3.实施癌痛个体化治疗根据《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WHO三阶梯止痛原则、NCCN成人癌痛治疗指南和癌痛治疗规范,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因病施治。治疗有效率不低于75%。4.建立癌痛规范化诊疗流程建立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流程,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癌痛患者规范化诊疗率不低于80%。尽可能在使60%的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疼痛评分<3分。癌痛规范化诊疗流程:患者入院-疼痛筛查(是否有疼痛)-如有疼痛作全面疼痛评估-恰当全面的镇痛方案(包括适合的止痛治疗、副作用的预见性治疗以及患者和亲属的宣教)-疗效评估和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必要时调整止痛方案或会诊-出院前制定明确的复诊或随访计划,并与患者沟通确认。5.建立疑难复杂癌痛患者会诊制度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能够组织肿瘤科、疼痛科、药剂科等有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6.建立癌痛患者随访制度对接受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癌痛评估并记录,保障患者得到持续、合理、有效的癌痛治疗。出院癌痛患者随访率不低于70%,门诊癌痛患者疼痛评估率不低于95%。五、护士职责:协助科主任做好全科止痛工作,特别是疼痛筛查和止痛护理工作;督促检查护士对患者的疼痛评估以及不良反应监测,完成有关护理记录;定期进行患者及陪护的止痛教育;执行护理疼痛处理流程项目步骤要点说明评估1.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