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VIP免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1页
1/6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2页
2/6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3页
3/60
物理教案八年级上册张晔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教学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教具:教师:录音机和录有儿歌、瀑布声、砂轮与工件摩擦声、蛙鸣声的录音带;音叉、用细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根据情况:电视机、影蝶机、VCD光盘(可视情况而定)铜锣、盛有水的玻璃水槽;学生:橡皮筋、小鼓、薄钢尺、其他一些能发声的物体。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在教室内放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耳濡目染,感性认识,实例,提出一系列一声现象有激发兴趣。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进行新课:一、声音的产生:1、指导看图,同时播放音像———声情并茂2、归纳共同点引出探究内容:———培养归纳、概括能力3、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音叉、橡皮筋、桌子、钢尺、声带、小鼓、小锣等)①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②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归纳表达③观察思考、讨论作答、举手发言4、引导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探究实验→归纳结论二、声音的传播:1、探究:桌子传声—————固体能够传声2、空气传声:听到飞机和响声3、“真空铃”演示:———实验推理:“假如没有空气”呢?4、播放录像“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传入人耳”指导学生自学“想想议议”5、演示:液体传声生活现象:水中的鱼能被岸上人的说话和脚步声吓走。6、几种物质的声速:认识理解,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三、测评与小结:1、小训练、小测试,反馈时采用师生共同评讲2、请学生对所学内容小结,养成归纳知识的习惯。四、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附:板书设计: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3)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二)能力目标探索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三)情感体验目标使同学们学会关心他人,尤其是关心残疾人。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1)体验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双耳效应与立体声。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基本教学思路:由声音这一现象人手,通过录音,听辨声音,研读有关贝多芬失聪后巨大成就的文章,让学生探究声音的性质与传导的原理。三、教具学具准备音叉、棉花、闹钟、录音机、贝多芬画像、耳朵构造模型、残疾人情况表。四、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耳中的?我们今天就要讨论人类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听一听放出来的声音与自己的声音一样吗?(二)新课教学1.整体感知人能听到声音,除了需要发声体、传声介质外,还必需具有健康的耳朵。声音在传递给大脑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听不到声音,如果只是传导障碍,也可以用骨传导的方法来听声音。由于双耳效应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发声体的位置,也是双耳效应使我们能感受到逼真的立体声效果。2.教学互动互动1:我们是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