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焦作大学学报№.1第3期JOURNALOFJIAOZUOUNIVERSITYJuly.2004=======================================:=::=:::=:::==::::::====:::::::::==:::::::::::::::::::::::论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黄连平(商丘师院,河南商丘476000)摘要: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六十年间万首诗”,晚年还“无诗三日却堪忧”。他的诗不仅数量很多,而且艺术成就很高。从诗歌体裁上说,诸体皆备;从艺术渊源上说,转益多师;从创作风格上说,既有现实主义色彩,又有浪漫主义色彩;从语言上说,简炼生动,明白平易,自然流畅。关键词:陆游;诗歌;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57(2004)03—0028—03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最杰出的爱国诗人,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84岁还“无诗三日却堪忧”,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陆游的诗歌不仅数量很多,而且体裁多样,风格多变,渊承多家。从体裁上说,陆游的诗诸体皆备,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一点早有公论。明入潘是仁<陆放翁先生小引》说:“韵学家留心宋、元者,称陆务观,莫不喷喷也,及绎先生诗,诸体具备,如善音律者,奏商则商,奏角则角,无不洋洋盈耳也。真中兴之翘楚,接武欧、苏,舍公谁属I'’明人陶望龄<歇庵集》中说:“南宋有陆放翁者”,“平生作万首诗”,“七言尤为胜绝”。清人沈德潜<说诗啐语》:“放翁七言律诗,对仗工整,使事熨帖,当时无与比埒。”清人赵翼<瓯北诗话》:“放翁以律诗见长,名章俊旬,层见叠出,令人应接不暇”;“其古体诗,才气豪健”,“古体之工丽更深于近体也”。清人陈衍《剑南摘句图》:“剑南最工七言律、七言绝句。⋯⋯古体诗次之,五言律又次之,七言律断句,美不胜收。”从艺术渊源上说,陆游转益多师。他深深懂得,“文章最忌百家衣”,“吐出自足成虹霓”(《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古人学问无遗力”,“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因而他博采众长,自辟曾几,“忆在茶山听说诗,亲从夜半得玄机”(《追怀曾文清公呈赵教授》),对曾几授予他的“文章切勿参死句”(<赠应秀才》)一语津津乐道。他从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中受到了增进艺术修养以自成一家的启示,早年也曾仿效过其风格,中年后,他却又否定了自己在曾、吕那里所学的一些东西。因而删定诗稿时,按照中年以后的标准取舍,以至我们今天几乎看不到早期受江西诗派影响所写的诗作了。当然,模仿的痕迹虽然没有了,但却不能完全抹去已经融化到自己技法中的艺术传承。正如方回<瀛奎律髓》中说:“放翁诗出于曾茶山,而不专用江西格。”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游诗法传自曾几”,“又称源出居仁,二人皆江西派也。然游诗清新刻嚣,而出以圆润,实能自辟一宗。”陆游的诗在很多方面还得力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他认真学习了屈原、陶渊明、王维、岑参、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林逋、梅尧臣、苏轼等多人的作品,对他们推尊备至。他说:少时读陶渊明诗“欣然会心”,“至夜卒不就食”(《跋渊明集》);“读摩诘诗最熟”(<跋王右丞集》);“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跋岑嘉州诗集》)。他认为:杜甫诗“顿挫悲壮,反复动人”,读之“未尝不流涕也”(《曾裘父诗集序》);林逋“文章人物”,“读竟使人浩叹”(《跋林和万方数据第3期黄连平:论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29=============================================:::===::::::::===::::===:::::===::=:::这些人的爱国精神直接给了他丰富的思想营养,这些人的生活遭遇与他的某方面取得了形神相应,这些人的创作风格给他在艺术上带来了影响。于是,他主动继承前人的传统,并尽力发扬光大,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位集大成者。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陆诗的杰出成就,更与他的生活经历直接相关。从小受良好家风的陶冶,置身于动荡的时代洪流内,生活在人民群众中,尤其是“四十从戎驻南郑”,获得了“诗家三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晚年长期闲居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