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填空题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共有20种。(P8)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均属于L-α-氨基酸,除甘氨酸外。(P8)体内有三种含硫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P9)谷胱甘肽的第一个肽键由γ羧基与半胱氨酸的氨基组成,其主要功能基团为半胱氨酸的巯基。(P12)体内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至少具备三级结构,有的还具有四级结构。(P13)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P14)α-螺旋的主链绕中心轴作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走向为顺时针方向,即所谓的右手螺旋。(P15)血红蛋白是含有血红素辅基的蛋白质,其中的二价铁离子可结合1分子O2。(P26)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大多数在酸性溶液中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当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等电点。(P30P10)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其一级结构仍可完好无损。(P31)蛋白质可与某些试剂作用产生颜色反应,可用作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的颜色反应有茚三酮反应和双缩脲反应。(P31)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移动,移动的速率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表面电荷量和分子量,这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称为电泳。(P33)用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在柱子中滞留的时间较长,因此最先流出凝胶柱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最大。(P34)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共轭双键,因此对260nm的紫外线有较强吸收。(P40)碱基和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糖苷键形成核苷。(P41)脱氧核苷酸或核苷酸连接时总是由前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与下一位核苷酸的5′-磷酸形成3′,5′-磷酸二脂键。(P41)体内常见的两种环核苷酸是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P42)在典型的DNA双螺旋结构中,由磷酸戊糖构成的主链位于双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P45)DNA分子的两条链呈反平行走向是由于核苷酸连接的方向性和碱基间氢键形成的限制。(P45)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纵向则靠疏水性碱基堆积力维持。(P45)大多数真核生物成熟的mRNA的一级结构的5′端是m7GpppN帽子结构,3′端是多聚A尾。(P53~54)tRNA均具有三叶草形二级结构和倒L型的共同三级结构。(P56)Tm值与DNA的分子大小和所含碱基中G+C的比例成正比。(P6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识别DNA特异序列的内切核酸酶。(P62)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酶所具有催化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P64)对于结合酶来说,辅助因子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是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P65)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P67)酶的特异性包括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与立体异构特异性。(P69)L-氨基酸氧化酶只能催化L-氨基酸氧化,对D-氨基酸无作用,这是因为该酶具有立体异构的特异性。(P69)酶催化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P70)酶促反应的初速度是指反应刚刚开始时,各种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尚未发挥作用时的反应速度。(P71)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P73)当Km值近似等于ES的解离常数Ks时,Km值可用来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P73)在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作图呈矩形双曲线,双倒数作图呈直线。(P73)不可逆性抑制剂常与酶的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相结合。(P75)可逆性抑制作用中,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非(反)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相结合。(P76~79)竞争性抑制剂使酶对底物的表观Km增大,而Vmax不变。(P77)糖的运输形式是葡萄糖,储存形式是糖原。(P87)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P90)6-磷酸果糖激酶-1的变构抑制剂是ATP和柠檬酸。(P90)6-磷酸果糖激酶-2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6-磷酸果糖激酶-2和果糖二磷酸酶-2两种活性。(P91)肌糖原酵解的关键酶有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P91)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