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设施投入,保障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吴德凯本文通过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的分析入手,结合自己在企业基层工作的实际,从做好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安全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的培养、安全资金的科学投入等几个方面,借鉴具体事故案例,就安全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作了分析和论证,安全就是效益,管理者应科学决策,认清安全与效益的因果关系,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克服那种重效益轻安全的糊涂思想,把生产引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主题词:安全投入经济效益保障安全问题对于我们石化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一个企业要想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除了有科学的经营以外,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安全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一个企业要想在安全方面做到位,必须不折不扣的进行企业安全投入,这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更是《安全生产法》赋予每个法人的义务。企业安全资金投入从表面上看削弱了企业经济效益,但是从安全方面获得的无形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一、正确看待企业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安全就是效益。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投入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置安全生产于不顾。纵观所有重大安全事故,无一不存在这方面的原因。事实上,通过事先的安全投资,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最经济、最可行的生产建设之路。有研究成果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故整改效果的关系比是1:5的关系。这一安全经济基本定量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我们不难发现,安全投入搞得好的企业不仅安全事故少而且经济效益也好;与此相反,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或者干脆不顾安全生产的企业和行业,即使是一时收到了一定的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不会长久,一旦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轻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重则毁掉一个企业。安全就是效益,这是所有企业管理者应该建立的“安全经济观”。而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先进设备、设施,也是实现安全生产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所在。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效益,效益是靠管理来实现的,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在企业综合管理中,安全管理是实现效益的前提,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事故的抢救和处理将耗掉企业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企业的经济损失是难以躲避的,如果发生重大事故,还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灾难。当前,我们石化企业发生最多的是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对于每次事故来说,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损失。事实说明,一旦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大量的资金将被迫消耗在事故的抢救和处理中,宝贵的资金不能用于生产经营急需,不能用于职工生活和就业,不能用于企业扩大生产,严重削弱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也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应有的活力和竞争力。无疑也就失去了利润和效益。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安全与效益的因果关系,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克服那种重效益轻安全的糊涂思想,把生产引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警钟常鸣,事故为零。安全工作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既是企业工作的目标,又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众多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效益第一)中的第一。只有建立了安全第一的哲学观,才能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安全资金的投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我们今天做好安全工作,企业走向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才能够为明天的快速前进奠定基础,才能经受住市场经济的风雨考验。因此,企业安全资金投入在暂时看对经济效益有一点影响,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发展是有益的。二、科学进行企业安全资金投入,化投入为效益。首先,安全资金投入以提高人的健康、人的安全意识为目标。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企业注意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报酬激励,对员工的情感和意愿的管理重视得不够,导致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人的管理,过多地强调了“约束”和“压制”,其效果适得其反。聪明的企业开始在“尊重”和“激励”上下功夫,了解员工的需要,然后满足他。安全管理千头万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