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ChemicalPropellants&PolymericMaterials2009年第7卷第5期·22·亲水性聚氨酯在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张莉,赵修文,于文杰,李博,张利国(黎明化工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0)摘要:简要介绍了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在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亲水性聚氨酯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情况,概述了国内外亲水性聚氨酯敷料的研究状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亲水性;聚氨酯;医用敷料中图分类号:TQ323.8;R31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91(2009)05-0022-04收稿日期:2009-05-31作者简介:张莉(1983-),女,黑龙江海林人,助理工程师,从事软质聚氨酯泡沫研究。电子信箱:zhllisa@yahoo.com.cn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吸水、保水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林、化工、医疗卫生等领域。高分子亲水材料主要是通过主链或侧链上的亲水基团,如羟基、酰胺基、羧基、磺酸基等与水分子相互作用而吸水。主要类型有聚丙烯酸酯类、聚乙烯醇类、醋酸乙烯共聚物类、聚氧化乙烯类、淀粉接枝共聚物类、聚氨酯类等。文中主要阐述聚氨酯类亲水材料在医用敷料领域的应用。1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在医用敷料领域的应用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医用敷料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敷料如纱布、棉花等易滋生细菌,创面渗出液易与干燥真皮组织一起形成痂皮,妨碍上皮化;同时创面易与敷料粘连,换药揭起时引起疼痛,带来二次创伤。这些传统敷料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各种新型敷料不断出现,其中有生物体敷料,如异体皮敷料、胶原敷料、海藻酸敷料,以及合成敷料等。常用的合成敷料有聚乙烯醇、聚氨酯、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等材料[1]。现代创伤敷料除了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吸液、保液透湿和隔菌功能,既要避免积液,又要保持适当的创伤小气候,防止结痂,以利于创面的愈合,同时还要能起到隔菌作用,以防止创面感染。人们探索研究的一些生物材料,如猪皮、羊膜、胶原、壳聚糖、海藻酸盐等,均存在强度、弹性、透湿性不理想,吸湿引流效果欠佳,与人体有排异作用,运输、储存不便等缺点,使其难以大规模广泛使用。而亲水性合成材料由于原料来源广泛,适合大规模生产,具有较好的吸液保液能力,生物相容性也较好,且创面在合成敷料覆盖下,产生微湿、微酸和低氧环境,加速创面坏死组织自溶性清创,同时促进组织修复和再上皮化。因此,目前人们对合成敷料的研究也颇多,主要包括聚乙烯醇类发泡敷料和聚氨酯类敷料。孙兆黎等人[2]以高分子聚乙烯醇缩甲醛多孔材料为载体,物理吸附方法结合抗菌药物制成了一种伤口敷料。该敷料不与伤口粘连,无过敏及毒副作用,换药时操作简便。虽然聚乙烯醇缩醛类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水性,但其在干态下是冲击强度高、压缩弹性模量大的硬质泡沫塑料,吸水后才会变成富有弹性的材料,因此会给患者伤口带来不适。而聚氨酯类材料尤其是亲水性聚氨酯软泡,则不存在这种情况,它在干燥和吸水的情况下都是柔软的,患者使用起来感觉舒适。此外聚氨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无致畸变作用,无过敏反应;优良的抗凝血性能;毒性试验符合医用要求;优良的韧性和弹性,加工性能好,加工方式多样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使得亲水性聚氨酯材料在敷料方面的应用被广泛研究。其主要以薄膜、泡沫、水凝胶等形式用于医用敷料。聚氨酯水凝胶用于创伤敷料可减少外界细菌及微生物对伤口的污染,有效阻止体液损失,并且能给伤口传送养分,保持一定的润湿度从而加速创口的愈合。CardioTech公司于2003年研制出亲水性聚氨酯水凝胶创伤敷料,商品名为SpyroDerm,意为“可呼吸人造皮肤”。这种敷料呈透明凝胶状,可用于溃疡、擦伤、创口及烧伤的皮肤。这类PU水凝胶可直接包敷在伤口上,容易移除,而张莉等·亲水性聚氨酯在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23·且不需要在检查伤口时移去[3]。聚氨酯泡沫型敷料的结构具有多孔性,对液体有较大的吸收容量,氧气和二氧化碳几乎能完全通过;可制成各种厚度;对创面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加入药物还可促进伤口愈合;保温、保湿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