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三氯异氰脲酸(Trichloroisocyanuricacid,TC-CA),化学式C3Cl3N3O3,分子量323.41。为氯胺类、广谱、高效、快速、新型消毒杀菌剂,兼有漂白、除臭、灭藻、羊毛防缩等功能。三氯异氰脲酸是一种有机氯胺消毒剂,因消毒作用强和毒性低,其应用范围已从医疗卫生、水质处理、食品加工扩大到纺织业、养蚕业、水产养殖等。由于能够持续提供一定浓度的有效氯、杀菌快速、高效,使用后最终产物是氨、二氧化碳等,对环境无害、对人体安全,无致畸、致癌作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确认,用它消毒的器具无需水洗即符合卫生标准,正式批准允许用于食品及饮水的消毒与杀菌。1三氯异氰脲酸的性质1.1理化性质三氯异氰脲酸是一种有机氯消毒剂,属氯胺结构。三氯异氰脲酸化学名称为三氯-均三嗪-2,4,6(1H,2H,3H)-三酮[1],由于分子中有三嗪环,所以其稳定性非常好,结构式如图l所示。三氯异氰脲酸外观为白色粉末状晶体,熔点为249~251℃,加热至熔点以上会分解,微溶于水,干燥状态下较稳定,易溶于碱溶液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在水中分解的次氯酸,其杀菌能力是次氯酸根的100倍[2]。其在水中的分解过程如图2所示。1.2生物毒性1.2.1人体毒性三氯异氰脲酸属于微毒或低毒类化学物质,但如果使用不当,仍会导致人体中毒。王朝阳等[3]报道了急性三氯异氰脲酸吸入性肺水肿的案例。在该案例中,某鱼池养鱼人员将2kg消毒剂溶于约50L清水中,搅拌时出现流泪、流涕、咽痛及粘痰等症状,但仍乘船坚持将其洒入鱼池。约30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大汗、呼吸困难等症状。黄斌英等[4]报道了1例急性三氯异氰脲酸中毒事件。患者在某制药厂从事分装、包装工作,接触三氯异氰脲酸粉末,虽有防尘措施,但仍可闻及三氯异氰脲酸气味;患者偶感咽痛,无经常咳嗽及气促症状。随着吸入粉尘的增多,3h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咽痛、流泪、恶心等症状。三氯异氰脲酸在水中的分解产物为氰脲酸和次氯酸,前者有剧毒[5]。1.2.1动物毒性作为一种含氯消毒剂,三氯异氰脲酸溶于水后能产生次氯酸,它可以和细胞壁相互作用,并且由于三氯异氰脲酸的特点及应用吴玉锋1温爱飞2陈梓湛1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1418)2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综述综述摘要简要概述了三氯异氰脲酸的性质、毒性、特点,分析了其生产工艺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提出治理方案,并对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关键词三氯异氰脲酸特点应用中图分类号O622.6第一作者简介:吴玉锋男1988年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药物中间体有机合成图1三氯异氰脲酸的化学结构式������������图2三氯异氰脲酸在水中分解过程������������������������������第38卷第4期2013年4月上海化工ShanghaiChemicalIndustry27··分子量小,不带电荷,使得次氯酸容易侵入到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又或者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蛋白质氧化。故使用三氯异氰脲酸时,应注意其用量和用法。郑艳艳等[6]研究了三氯异氰脲酸原药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小鼠的蓄积毒性。结果显示雌性大鼠经口毒性LD50为1100mg/kg,而雄性大鼠LD50为794mg/kg,两者的急性经皮毒性LD50均大于2150mg/kg;蓄积毒性试验表明小鼠低剂量组无死亡,中高剂量组死亡数与剂量有关。证实了三氯异氰脲酸原药急性经口、经皮属于低毒级,重度眼刺激及中等皮肤刺激,在小鼠体内有中等蓄积作用。房春英等[7]研究了三氯异氰脲酸对孔雀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证实其对孔雀鱼的半数致死浓度范围为23mg/L,安全浓度为0.233mg/L。2三氯异氰脲酸生产工艺技术及污染治理2.1三氯异氰脲酸生产工艺概述[7]三氯异氰脲酸的典型生产方法是钠盐法,其次是钙盐法、次氯酸钠法等。目前国内较新的工艺是采用常温均相截流合成法。钠盐法生产三氯异氰脲酸的主要原料为氰脲酸、氯气、烧碱。其工艺过程为:将尿素热解制取氰脲酸,将一定配比的氰脲酸、水投入成盐釜内,然后加入计量的30%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至氰脲酸完全溶解。生成氰脲酸三钠盐,将其溶液用泵打入氯化釜内,通氯气至终点生成三氯异氰脲酸,三氯异氰脲酸浆料分离干燥后即为产品。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