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reateam公司董事长:孙亚芳(段冉饰)公司CEO:任正非(李文峰饰)公司常务董事,CFO:孟晚舟(沈诗扬饰)公司国际营销部副总裁,董事:陈黎芳(张婷婷)CEO助理:王怡资深信息分析师:胡超弱水三千,我独取俩瓢人员素质测评之角色扮演——如果我是华为的管理层近年来大家最津津乐道的中国创新型企业,莫过于华为了;正如其宣传语:“华为,不仅是世界五百强“那样所透露出的那种华为人的自信,也更是直面未来的一种勇气;然而,我们今天不是要去对这所充满前景和希望的企业去赞美和歌颂,而是要真实的去触碰华为当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我们从内部原因里挑了俩个问题进行讨论。问题一:如何解决企业业务的是与非?问题二:怎样平衡好力出一孔与四面出击?公司战略规划——波士顿矩阵分析公司战略规划——SWOT分析公司战略规划——综合分析对未来环境的预测: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增长,电信行业的过度投资需时间消化,在整体环境趋紧的可能性偏大。体制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方式发生变化,主要由知识和管理创造的,所以要体制创新,决策战略上趋向稳健。WT战略:重视环境中威胁因素,重点调整产品线,放弃部分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优化公司研发项目,明确公司技术发展方向,减少无谓的研发投资。问题一:如何解决企业业务的是与非?我认为解决企业业务的是与非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基于公司聚焦,创新,稳健,和谐的4个核心理念,我们必须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之上,让公司保持持续和谐的发展,想要在全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或有让自己能够稳稳的站住脚跟,重要基础之一是技术,特别是高科技行业,没有核心技术,品牌会空壳化,没有生命力。所以我们的员工人数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截至2012年底公司共拥有来自15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45.36%,另外为了能够保证海外市场的长期发展,我们精心挑选了一大批海外人才,现在外籍员工人数接近3万,海外员工本地化比例正逐年上升,同时,2012年华为海外中高层管理人员本地化比例达22%,全部管理岗位管理者本地化比例达29%。从科研人员占总员工数的45.36%看,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自主的技术路线。自主技术路线背后是巨大的风险。道理十分简单:投入高科技研发,有可能血本无归。但是我们选择了挑战风险。以华为的特定用途集成芯片(A-SIC)研发为例,早在1999年,华为就意识到开发WCDMA,ASIC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当时业界尚无任何成熟的ASIC,某西方公司已经公开宣布他们将于2002年推出ASIC。于是当时很多声音认为自己开发风险太大,不如今后直接购买该西方公司的技术。但华为认为,要提高WCDMA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启动自己的ASIC项目。事实证明,我们走对了,在我们的ASIC技术突破后,这家西方公司却一再宣布延迟推出芯片,最后彻底放弃了该芯片的开发。问题二:怎样平衡好力出一孔与四面出击?自提出力出一孔来,我们一直面临着不断强调战略聚焦,但又艳羡别人在其他领域大块吃肉,担心业务聚焦错失新的商业机会,导致“力出一孔”的战略,到最后变成了四面出击,这就是现实中的华为。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有一天一定会死,而死法可能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因战略聚焦错失新的商业机会悔死,一种是因四面出击累死。一直以来公司都是利用自己技术上的杀手锏,从“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到集中优势走精细化道路,我们的目标是在开放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发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通信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吸收世界各国的现代文明,吸收前人、同行和竞争对手的一切优点,依靠有组织的创新,形成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专长,持续且有步骤地开发出具有竞争优势和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不断寻求我们公司自己的道路和产品,到如今我们已是第二大通讯设备供应商,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如果当我们的某项技术走向成熟,客户也基本趋于稳定,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维稳,保持这一部分稳定的客户源。然后去突破口拓展新的业务技术,寻求更大的增长空间,这就是贯穿我们企业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