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09月第09期药物与临床—475—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51例癌性腹水患者应用DDP与5-FU作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47例患者单独采用DDP作腹腔热灌注化疗。1.2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前基本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所有患者经B超腹腔积液定位,常规腹腔穿刺。缓慢抽吸,并根据病人的耐受能力及腹水量的多少而定,在患者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抽取腹水,腹水500-3000ml不等。在确定无不适反应后,再向腹腔内注入药物。治疗组按顺序用43℃生理盐水500ml加地塞米松10mg加5-FU500mg/m2,43℃生理盐水500ml加顺铂20mg/m2,依次快速注入腹腔内,嘱患者平卧,变换体位,使化疗药在腹腔内均匀分布,增加药液与腹膜的接触面。所抽取腹水行诊断性常规检查,按每升蛋白含量×放腹水量计算出放腹水丢失蛋白总量予以静脉补充。术后注意观察血压、尿量变化,予支持、对症治疗。每周B超复查腹水情况,由专人操作。2周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同时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对照组47例患者不加5FU,用DDP等做腹腔热灌注,方法同上。1.3疗效考核(1)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第2次注射后第3周结束时),分别予B超测定腹水变化情况。(2)观察注药后的反应,如发热、胃肠道反应。(3)治疗前与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1.4疗效评价参照WHO有关疗效评定标准:(1)完全缓解(CR):腹水消失,至少维持4周;(2)部分缓解(PR):腹水显著减少,至少减少50%,至少维持4周;(3)稳定(SD):腹水减少低于50%或无改变;(4)进展(PD):腹水治疗后增加,症状加重。1.5统计学处理两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2结果两组腹水消退情况和生存期见表1。表1两组疗效和中位生存期比较治疗效果(例)组别例数CRPRNRPDCR+PR[(例)%]中位生存期(x±s,月)治疗组5223186341(78.8)﹡9.86±2.17﹡﹡对照组491015131025(51.0)3.78±1.26注:﹡x2=10.323,p<0.05;﹡﹡t=2.025,p<0.053讨论恶性腹水是各种晚期肿瘤,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应用常规治疗无明显效果,预后较差。腹腔热灌注化疗是近年来为防治腹腔恶性肿瘤和腹水所采用的一种新技术。它综合利用了局部化疗、热疗以及大容量高浓度液体对腹腔的机械冲击作用,能有效杀灭腹腔内游离的肿瘤细胞和微小病灶,控制癌性腹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2,3]。DDP能使癌细胞DNA发生交联导致DNA失活。DDP静脉用药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有较好疗效,但对晚期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大剂量使用,具有明显的消化道及肾毒性。5-FU在体内先转变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实验与临床均证明,DDP和5-FU作用机制不同,两者之间无交叉耐药,单独使用时均有效,联合用时有协同作用,而毒副作用并不增加,是腹腔内联合化疗的较好方案。温热能够在组织、细胞和分子各个水平对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产生影响,增加肿瘤的抗原性,同时温热效应与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肿瘤细胞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4,5]。灌注的机械作用也可冲洗掉腹腔内的游离癌细胞并有助于减少癌细胞在腹膜表面的种植。本文结果显示,单用DDP热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近期有效率为51.0%,中位生存期为3.78±1.26月,与文献报道相似,应用DDP联合5-FU腹腔热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近期有效率为78.8%,中位生存期为9.86±2.17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DDP联合5-FU腹腔热灌注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有显著的协同作用(x2=10.323,t=2.025,p<0.05),毒副反应小,见效快,能及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存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叶正宝,马韬,奚文崎,等.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初步临床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5):375—378.[2]陈峻青.王舒宝.徐惠绵.等.胃癌根治切除并温热低渗液腹腔灌洗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2):730~732.[3]SugarbakerPH.Observationsconcerningcancerspreadwithintheperitonea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