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外业作业要求及技术指南GPS一:外业观测作业人员操作内容、设置接收安置接收机天线(严格对中整平、定向、量取仪器高)如不设参数,(如观测模式、截止高度角、和采样间隔等;机中的参数,以及开机、关机等工作,其他工作由接接收机一般就采用缺省值)收机自动完成。接收机的检查——观测方案设【选点与埋石——GPS二:操作流程:计——观测作业——外业观测成果质量检核】选点准备:1.根据收集的测区内及周边现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以及测区地形图依据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书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图上进行设等,计,标绘处计划设站的区域。1.1选点的基本要求)GB/T18314-2009测量规范基本要符合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相关要求:°以上不允许存在成片的测站四周视野开阔,高度角15A)障碍物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以免损坏接收机天线,高压)B.电线50米至少,大功率无线发射源至少200米。测站远离房屋、围墙、广告牌、山坡及大面积平静水面C)(湖泊、池塘)等信号反射物,以免出现严重的多路径效应。易于保护的地方,点位稳定、点位应位于地质条件良好、D)并尽可能顾及交通条件。1.2选点作业A)测量人员应按照在图上选择的初步位置以及对点位的基本要求,在实地最终选定点位,并做好相应的标记。B)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时方可利用。C)点名以该点位所在地命名,无法区分时,可在点名后加注(一)、(二)。D)新旧点重合时,应沿用旧点名,一般不应更改。E)选点工作完成后,应按规范要求的形式绘制GPS网选点图,可以用相机或手机拍照片。提交的资料:①点之记②GPS网选点图1.3埋石C、D、E及GPS点在满足标石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前提下,均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标石建造的照片提交的资料:仪器的验检:2.2.1一般视检接收机及其天线的外观是否良好,是否有挤压摩擦造成的伤GPS痕,仪器、天线等设备的型号是否正确。零部件及附件、配件等是否齐全完好,是否与主体匹配。各种固的部件是否有松动。需紧通电检验2.2有关的信号灯工作是否正常、按键及显示系统工作是否正常、仪器自测试结果是否正常等2.3实测检验接收机检验的主要内容,起检验方法有:用标准测试检验是GPS基线检验;已知坐标、边长检验;零基线检验;相位中心偏移量检验等。附件检验2.4电池、电缆、电源是否完好;天线或基座上的圆水准器和光学对中期工作是否正常。补充:不同类型的接收机参加共同作业时,应在已知基线上进行比对测试,超过相应等级限差时不得使用。3.观测方案的设计基本技术要求3.1.、C对于B、说明:1)有效卫星指连续观测不短于一定时间的卫星,分钟。网测量,该时间为15GPSD和E及)时段长度为从开始记录数据至结束记录之间的时间段。2是指采用网观测模式时,每测1.63)观测时段数大于等于60%的测站至少观测两个时段。站至少观测一时段,其中至少E级可不观测气象元素,而只记录天气状况、D、、4)BC个公共点。5)实行分区观测时,相邻分区至少应有4接收机数量的配置要求3.2这样有利于周跳应尽可能采用双频接收机,静态控制测量中,探测、电离层折射影响的消除以及观测值质量的保证。级别CDE————双频——L1载波相位L1观测值种类载波相位L1载波相位2≧3≧2≧同步观测接受.及数台说明:接收机的数量最好为偶数:4-6理论上:接收机数量越多,网中直接联测点的数量就越多,网的结构就越好。3.3接受机参数的设置在进行外业观测期间,接收机必须设置统一的卫星截止高度角和采样间隔参数,规范中的都是上限值,实际作业时,可适当减小它们的设置值,如卫星截止高度角可低至10°,采样间隔可短至5s.3.3设站及观测记录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对中误差不大于1mm,用钢卷尺在互为120°的三处量取天线高,当互差不大于3mm时(否则应重新架设仪器),取平均数。天线高量取方法:天线高公式:(天线底盘半径R,三次量取斜高平均值L)观测记录:每个时段始末各记录一次观测卫星号、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的PDOP值,即一次在时段开始时,一次在时段结束时。但当时段超过2小时时候,应在UTC整点时记录一次。每时段观测前后应量取天线高,两次差不应大于3mm。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