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资讯低碳水泥可帮助应对气候变化低碳水泥可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混凝土是建筑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人造材料。据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说,其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水泥在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惊人,但未得到充分重视:最多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o各种低碳生产办法得到开发,其中有些已经付诸实践。美国初创企业Solidia采用的一种化学过程将水泥生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了30%。与通常的工艺相比,这个方法增加了黏土用量、减少了石灰石用量并减少加热。加拿大CarbonCure公司通过矿化作用把从其他工业过程收集的二氧化碳储存到混凝土中,而不是将其作为副产品排放到大气中。加拿大CarbiCrete公司彻底放弃在混凝土中使用水泥,代之以被称为钢渣的炼钢副产品。此外,研究人员一直在设法将细菌纳入混凝土配制,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据参考消息网2020年11月13日报道,《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11月10日刊发文章盘点了2020年十大新兴技术。要求获得认可的技术必须有推动社会和经济进步的潜力,还需要有新意且可能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产生重大影响。十大新兴技术之一为低碳水泥可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来源:建材科技视界)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复合材料行业中心共建暨南京玻纟千院发展去会在宁举行2020年11月20日,以“创新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复合材料行业中心共建暨南京玻纤院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400余位与会专家和合作代表齐聚一堂,从国际视角、产业创新、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对产业发展新生态、未来商业新模式、战略投资新机遇等进行深度读解、高端交流和思想碰撞。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建材处处长岳全化,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总经理郅晓,中国建材股份副总裁、中材科技董事长薛忠民,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郭玉臣,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处长洪淼,江苏省工信厅材料工业处副处长李继峰,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南京师范大学国地中心主任、教授沈健,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荣誉会长聂长兰、中国建材杂志总编辑韩翠赢以及北京大学等有关专家教授等与会,南京玻纤院党委书记郭伟主持主题大会。南京玻纤院董事长赵谦作题为《共建国家平台,开放协同创新,合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南京玻纤院56年的发展成就以及成为大国重器关键材料的保障者、行业技术进步的引领者、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贡献者、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者、创新图强文化的传承者、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改革者的艰辛历程,提出“新材料产业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南京玻纤院的未来将依托国家平台共建,打造一流的国家级行业服务平台,打造创新生态,并依托产业链合作共赢,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大会邀请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张国有教授作《以国民素质为基础,持续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成来飞作《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发进展》报告。大会还进行了共建合作协议签订和授牌仪式。在分论坛环节,以产业链为主线作为技术研讨会主题,与会嘉宾围绕“高性能预制体研究与应用心工业用袋式除尘技术与应用”和“功能性滤纸研究与发展”等产品与技术的生态全景展开了讨论。(姚笛)-80-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