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喻人生算法(18.1.26)A部分一这个世界上有时间旅行者吗?霍金为此在2009年做过一个实验:专门为时间旅行者举办了一场派对。实验的亮点是:为确保参加者真的是穿越而来,而非普通人前来冒充,霍金在派对结束后才向时间旅行者发出请柬。请柬上注明了具体的时间和地址。遗憾的是,并没有时间旅行者出现在霍金的派对上。这似乎意味着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说的好像时间旅行者很闲似的。又或者,时间旅行者是不自知的。又又或者,已经来过了,这就是他们恶作剧后的结果。时间不可逆,可能是宇宙最奇妙的秩序之一。时间之不可逆流而上,凸显了其它所有可能的逆流而上的价值和意义。上帝不会安排每个人的命运,祂只是设计了基本的算法。时间均匀、单向地流淌,是这个算法不多的“第一性”设定。就像围棋的“气尽棋亡,隔手提劫”。“第一性”设定越简洁,棋局的变化越丰富。所以围棋比“第一性设定”更多的象棋复杂很多很多倍。复杂即不确定性。这就是人世之不确定性的原因。人生观的界限之一是:你因不确定性而生的快乐,和你因不确定性而生的痛苦,孰大孰小?然而,痛苦和快乐,并非“第一性”,最初的算法,未曾对其作出定义。否则人类就会失去最重要的禀赋:自由意志。所以,时间穿越者,要么因为获得旅行的权力,放弃自由意志;要么对上帝撒娇说:我两个都想要。于是上帝可能设置一个类似于围棋里打劫的“第一性”,气虽尽,犹可循环。作为条件,为了保持“自由意志”〜假如自由意志并不是一个幻觉,时间旅行者会被从记忆里拿掉他重复过的那一段岁月。那么时间旅行者的穿梭,又有何意义呢?也许你我都是那个不自知的时间旅行者。在上帝的算法里,我们的躯壳,盛放着我们的大脑,运行着我们的意识,被驱使于自由意志的那些并不自由的快乐、忧愁。二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吗?莎士比亚说:“我们的身体就象一座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不论我们插荨麻、种莴苣、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者单独培植一种草木,或者把全园种得万卉纷披,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垦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前,“控制论”似乎是可行的。我们玩儿球,看物体按照牛顿力学精确计算出的抛物线飞行;我们学骑车,享受着惯性的乐趣。因为地球的转动,四季更迭。年少的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而内心底,则坚信世界犹如钟表般牢靠。假如人也是原子构成,并处于物理世界中,那么,我们的大脑是否就遵循着物理定律呢?斯宾诺莎是一名一元论者或泛神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他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一组定义和公理,通过逻辑推理得来的。斯宾诺莎的上帝不仅仅包括了物质世界,还包括了精神世界。他认为人的智慧是上帝智慧的组成部分。斯宾诺莎还认为上帝是每件事的“内在因”,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所以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世界上只有上帝是拥有完全自由的,而人虽可以试图去除外在的束缚,却永远无法获得自由意志。关于决定论,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德•拉普拉斯写道:我们可能将宇宙的现在状态视为其过去的结果和其未来的原因。如果一位智者在某个特定时刻知道使自然处于运动的所有力以及知道构成自然的所有成分的位置,并且如果他还有足够的能力分析这些数据,那么他能将宇宙中的最大物体和最小原子的运动纳入一个单一的公式中;对于这样一位智者,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而未来就像过去一样呈现在他的眼前。这位智者,就是著名的“拉普拉斯妖”。“宇宙钟表论”认为,世界具有确定性、且可被数学方程式精确计算。只要知道某个物理世界的初始数值,我们就可以算出后面发生的一切。所以,从科学的角度看,宇宙中不存在不确定性,一切皆可预知。十九世纪末,“上发条的世界”,被研究“三体问题”庞加莱叩出一个缝隙。他发现了混沌系统:这是一种确定的但不可预测的运动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和纯粹的随机运动很相似,即都不可预测。但和随机运动不同的是,混沌运动在动力学上是确定的,它的不可预测性是来源于运动的不稳定性。或者说混沌系统对无限小的初值变动和微扰也具有敏感性,无论多小的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