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使得想了和不想完全不一样。请你们默读课文16、17自然段,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六分钟生:(学生默读课文,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机锋万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师:(六分钟过后)这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生:当小巴迪成为大巴迪,他认识到了他有了母亲给他的鼓励、表扬,也有父亲给他的警告、批评,从而使他能不断写作,始终充满信心。生:课文中作者体会到:一个作家,应该说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我感觉到:巴迪对父亲的“糟糕透了”并不是痛恨和埋怨,而是一种理解。师:讲得真好,把这句话自己再读一下,体会一下。生:我有个疑问,为母亲的评价感到幸运我能理解,为什么被父亲警告、批评了,巴迪还感到幸运呢?生:我来回答,如果当时没有父亲的“糟糕透了”,小巴迪就有可能会骄傲,被母亲的表扬冲昏了头,那么他的写作水平就不会再有提高,长大之后也不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生:我觉得巴迪很幸运,当初母亲的评价给了他鼓励,但太高的表扬回让巴迪飘飘然,这时就很需要父亲的警告、批评来压一压,让他不会失去平衡,就想天平一样。生:父母都是用心良苦的,他们只不过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有的时候他们会鼓励你,有的时候他们会批评你,但你要知道,他们永远是爱你的,你要懂得珍惜。生:“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是因爱产生的。我们就如同是这茫茫大海里的一叶扁舟,经历过风和日丽,经历过狂风暴雨,依然努力前进,找到属于自己的海岸生:生活中有许多股风,不管是好还是坏,最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师:同学们,你们的交流精彩极了,让老师感到欣慰,你们走进了巴迪的心灵,跟巴迪一样明白了——“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们努力地向前驶去。这真是名言啊,让我们再拿起笔,把今天的感受凝聚成一句话,作为送给自己的名言。〖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新课标反复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学生走进了文本,才能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中的感情,接纳文本的意义,逐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认识结构,从而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对话者。就如教者所安排的那样,给学生足足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接触文本,在这段倾听的过程中,虽然教室里是一片寂静,但学生的思绪却在倾听中飞扬,看似平静的课堂,却是暗流涌动,正因为有了这么一段冷思考的过程,此后的交流才显现出了思维的深度。「教师简介」窦明琦,男,1977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10余年来,形成了朴素简约的教学风格。执教的《杨氏之子》《凡卡》等课先后获濮阳市和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10余篇教学论文在《河南教育》《辅导员》《基础教育课程》等专业刊物发表或在省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先后荣获河南省“优质课教师”和濮阳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联系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垂柳街30号濮阳市实验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窦明琦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文短情长。前半部分对童年往事的叙述生动形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摹栩栩如生。后半部分写成长过程中对父母两种不同评价的感悟,抒情议论深刻隽永,内涵丰富。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世界,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教学中,牢牢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