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437-2005珠宝玉石标识规定2006-05-08发布20056-07-08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437-2006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是对DB41/144-2000《珠宝玉石标识规定》的修订。并重新编号为:DB41/T437-2006。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41/144-2000。本标准与DB41/144-2000版本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引用文件为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养殖珍珠,简称为“珍珠”;————改善宝石定名规则中关于处理宝石增加了宝石名称的描述方法;————仿宝石增加了天然宝石仿制内容;————镶嵌钻石分级中增加了切工分级内容和颜色分级规定;————珠宝玉石基本内容有所增加;————附录内容有所增加。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提出。本标准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宝协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阳市玉器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烨、唐庆民、田政、丁莉、徐莉、田培学、吴元全。本标准于2000年03月15日首次发布,于2006年修订后二次发布。DB41/T437-2006珠宝玉石饰品标识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珠宝玉石饰品、珠宝玉石镶嵌饰品及珠宝玉石摆件标识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境内生产、销售的珠宝玉石饰品。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887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4钻石分级GB/T17684贵金属首饰术语GB/T18043-2000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18303钻石色级比色目视评价方法QB/T1690-2004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珠宝玉石3.1.1定义:珠宝玉石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简称宝石。3.1.2定名总则:各种珠宝玉石的名称必须以附录A中所列基本名称为基础,按附录B及标准中规定的各类定名规则确定。附录A基本名称中未列入的其它名称在使用时必须加括号并在其前注明附录A中所列出的同种矿物(岩石)或材料的珠宝玉石名称。附录A未列入的其它矿物(岩石)名称,可直接作为珠宝玉石名称。其工艺名称需在其后加括号,并注明其矿物(岩石)名称。“珠宝玉石”、“宝石”不能作为具体商品的名称。3.2天然珠宝玉石3.2.1定义: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具有工艺价值,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物质统称为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3.2.2天然宝石3.2.2.1定义: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具有工艺价值,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矿物的单晶体(可含双晶)。3.2.2.2定名规则:直接使用天然宝石基本名称或其矿物名称。无须加“天然”二字,如:“红宝石”。a)产地不参与定名,如:“南非钻石”、“缅甸蓝宝石”等。b)除“变石猫眼”外,严禁使用由两种天然宝石名称组合而成的名称,如:“红宝石尖晶石”,“变石蓝宝石”等。c)禁止使用含混的商业名称,如:“蓝晶”、“绿宝石”、“半宝石”等。3.2.3天然玉石3.2.3.1定义: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3.2.3.2定名规则:直接使用天然珠宝玉石基本名称或其矿物(岩石)名称。在天然矿物或岩石名称后可附加“玉”字;无须加“天然”二字,“天然玻璃”除外。a)不用雕琢形状定名天然玉石。b)不允许单独使用“玉”或“玉石”直接代替天然玉石名称。c)附录A表A2中列出的带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不具产地含义。DB41/T437-20063.2.4天然有机宝石3.2.4.1定义:由自然界生物生成,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可用于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为天然有机宝石。养殖珍珠(简称“珍珠”)也归于此类。3.2.4.2定名规则:a)直接使用天然有机宝石基本名称,无须加“天然”二字,“天然珍珠”、“天然海水珍珠”、“天然淡水珍珠”除外。b)养殖珍珠可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