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方案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灵源小学白金平课题名称《卖火柴的小女孩》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80分钟)学习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在朗读、表达、分析、讨论及信息的收集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且有极强的表达欲。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突出他的主体地位。但是新社会的孩子对旧社会孩子苦难体会不深,在感情上很难和作者达到共鸣,所以教师必须下工夫为学生达建平台,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11个会写字,掌握“烤鹅“等7个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以获得情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2、体会作者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教学资源1、搜集安徒生的图片资料。2、《卖火柴的小女孩》录像片段。3、本课重点句段及问题投影。4.上课环境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同学们,通过课内课文的阅读,你们一定认识了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说一说,你们都知道哪些童话人物?(丑小鸭、豌豆上的公主、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其实很多可爱的形象都出自一位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2、简介作者(结合搜集到的安徒生的图片资料和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介绍。)。3、教师:他的作品揭露丑恶、歌颂善良,还蕴含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活动2(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交流所得。“僵”“烘”“梗”都是后鼻音;“嗦”“腮”都是平舌音;读准本课的多音字:喷(pèn)香、明晃(huǎng)晃。2、尝试当堂听写词语。烤鹅蜷腿冻僵精致乖巧哆哆嗦嗦两腮通红火柴梗3、快速浏览课文,先思考后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学活动3(三)深入阅读,理解感悟,体会感情1.出示多媒体课件,提问:1)自学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从哪些句子看出?2)默读课文第五到十一自然段,想一想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根据内容填表。3)作者将幻想与现实交替表达的写作方法,让你感受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想象谈感受,再带着理解有感情的读一读。4、怎样理解: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5)最后一自然段中的两个“幸福”的意思一样吗?怎样理解?6)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交流探讨。教学活动4四、反馈信息,引导理解1.根据各小组的交流,汇报学习结果。(小女孩的幻想并不高,但是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这是什么原因?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借助新旧社会的课件让学生通过对比回答)五、课堂小结,情感深化擦然幻想现实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五次教学活动5教师:课文将小女孩的悲惨现实生活与美好的幻想对照写出,使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还有千千万万的贫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同情呀!教学活动6六、创设情境,尝试练笔教师: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如果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写一写教学活动7七、课外延伸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继续进行课外阅读,为开展童话故事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