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科目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为小学5年级学生。从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但是对事情不求甚解,只停留在表层的认识等。从学生基础能力来看,大部分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能够读懂文章大意。但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欠缺,理解能力较差,要达到预设教学目标有一定难度。为此,采取情景教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与教师引导的方式等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2.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二、过程与方法1.采取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自读自悟。2.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的类似的体验理解课文。三、知识与技能1.认识“黛、宴、纫、绎”4个生字,能借助词典、结合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大喜过望、垂头丧气、源源不断、络绎不绝”等成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联系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例,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资源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激情导入。1、导语:同学们,大家说一说来学校的路有几条?学生畅所欲言,得出“通向学校的路由千万条”。2、出示罗马城市广场的图片,教师解说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思考:你从图中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谈感受。3、点题:有句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幅图最好的注释。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14课。(利用课件出示课题)4、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件)。教学活动2(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利用课件,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3、学生小组交流对“星罗棋布、大喜过望、垂头丧气、源源不断、络绎不绝”等词语的理解。4、利用课件检查自学情况。5、播放课文诵读,学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学活动3(三)、品词析句,读中悟情,合作交流。1、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用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认为有深刻含义的句子。2、对已划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其中的意义。3、小组交流讨论探究:说一说对课件中所展示的句子的理解及自己所画不在其中的句子的体会,并将交流得出的讨论成果写在纸上。(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2)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3)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4)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5)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4、全班交流汇报。各小组参与到大课堂中进行互动,师生共同交流。5、课堂小结:说说自己的收获。教学活动4(四)、拓展延伸,知识迁移。1、通过课文学习,要求学生思考:通往广场的路指的是什么路?2、利用课件展示拓展探究的问题: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到达成功的彼岸?教学活动5(五)、课堂总结。世上的路有千千万万条,通向成功的路也有千千万万条,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像作者一样另辟蹊径,大胆开拓,总能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路。板书(课件)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面对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通往成功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略读课文,上课前我让学生利用《英才教程》和其他工具书进行预习,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并理解重点字词,找出文中觉得喜欢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并想想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如何理解,从文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在预习的基础上,我上课发现学生已经扫除课堂学习的基础知识障碍,给课堂学习新知带来直接好处,提高了学习效率。上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