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材料教案编号:教学时间:第八周周四5、6节教学班级授课类型:多媒体讲授型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特点;2、掌握人际交往的作用;3、理解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4、学会增进人际交往,优化人际关系教学重点:1、人际关系概述。2、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教学难点:1、人际交往问题及调适方法2、人际交往的理念与方法。教学过程、内容、办法及时间分配:引入:1、人能够承受多久孤独2、失去父往,你会怎样3、人类失去交往,世界将会怎样德兰修女获和平奖时讲了这样几句话:1、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一一而是指爱心的渴求;2、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一一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3、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一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感觉剥夺实验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连续三四天后,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内涵人际交往,简称交往,指主体之间借助一定的手段(符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达到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相互知觉的活动过程。所谓人际关系可以说是指人们通过社会交往过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以情感为基础的个性关系,交往与人际关系:首先,人是人际关系的主体。其次,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途径。其三,情感基础是人际关系的特殊本质二、人际交往的作用1、信息交流作用:获取信息,成就事业2、心理保健作用:克服孤独,健康身心3、人际协调作用:认识自我,不断完善4、强化激励作用三、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特点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就其特点而言,它有着较一般的人际关系不同的独特的一面。1、平等性2、纯洁性3、独立性4、开放性讨论:1•失去父往,你会怎样2•人类失去交往,世界将会怎样“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一一老子第一节常见的人际父往效应1、晕轮效应:仅仅依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其它一些未曾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2、第一印象效应:一定条件下最先映入认知者视野中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3、刻板效应:把父往对象机械地归入某一类群体中,并把自己对该类群体的习惯化概括加到交往对象身上。4、投射效应:把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质加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5、角色固着: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第三节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1、自卑:“无论我是什么样子,我都是可爱的""当男人忘掉自己长相的时候,就是成熟的开始"2、自负与害羞、自责:3、嫉妒:疋扌日在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品的占有或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情感。4、没有界限:太依赖:总是希望自己是小孩控制欲强:把自己摆在父母的位置,指挥和控制别人。不会拒绝,不会保护自己的权益。5、面具: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补充材料:材料1:林冃和政敌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总统之一。由于他的相貌很丑陋,常常被政敌所讥笑。有一天,他的一位政敌遇到他,开口骂道:“你长得太丑陋了,简直让人不堪入目。”林肯微笑地对他说:“先生,你应该感到荣幸,你将因为骂一位伟大的人物而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林肯只把眼光停留在自己丑陋的外貌上,不去发现自己的其他长处,他能成为美国的总统吗材料2:培养自信从每天做起1•晨起,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想要说的话和想要做的事情,并把它大声说出来2.生活中:对见到的每一个人微笑和别人交谈时注视对方上课挑前面的位置坐,不回避老师的目光改变懒散的坐姿,使自己看起来精神在课堂上当众大声发言3•睡前,对自己说:“加油,继续努力。”4.回顾与体会每天晚上自己的感受如何一周或一月下来感受如何第四节人际交往的理念和方法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1、空间邻近性邻近性因素为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可能性。2、态度的相似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3、需要的互补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