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说课安溪县湖上中学苏枝传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根据课程程标准,探究电路这一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让学生认识电阻,认识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应用于解决简单电路问题。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增强,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电流、电压、电阻知识;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本节所讲的欧姆定律,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是对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电学基本概念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同时欧姆定律也是学习电功、电功率的知识基础。所以无论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二)、教学要求:A、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同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B、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结合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理解欧姆定律、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是本节的重点,灵活掌握欧姆定律亦是难点。二、说学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情是确定教学目标和采用教法、学法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前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节为科学探究类型课。在科学探究素质方面,突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等环节,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用“图线法”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增加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三、说教法A、实验探究法B、合作交流法C、辨证分析法四、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首先让学生回忆判断电流大小的方法,提出问题: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电路中怎样调控电流的大小呢?创设问题情景,启动思维,进而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电压、电阻有关。(二)、新课堂教学1、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A: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B:既然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是否成立还要经过实验的验正,激励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的实验中去。引导学生回忆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实验方法,学会迁移运用知识,同样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首先,我们应当设计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安排适当的实验步骤,明确要收集的数据。由于电流可能受到电压、电阻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应分别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的电路图:AV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A: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选用不同的定值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怎样变化的?B:保持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怎样随它两端的电压变化的?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表一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实验次数电压电阻R/Ω电流I/A1U=_____V23表二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实验次数电阻电压U/V电流I/A1R=_______Ω23分析与论证:对以上两个表格的两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并和其他实验小组进行交流,归纳出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规律。分析与论证是实验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实验小组的数据进行综合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决不可能用两三组数据就概括规律。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中的失误,实事求是,应如实地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研究实验改进的措施。同时还应帮助学生研究减小误差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A: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_________关系;B: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_________关系。2、欧姆定律: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