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课时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和不同。2、借助实验分析液体的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液体沸腾的图像,并叙述沸腾的特点。5、理解沸点的概念,能说出一ATM下水的沸点,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2、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教具准备:电水壶、保温杯、冰块、乙醚、注射器、毛玻璃。教学过程:一、汽化的两种形式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讨论: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实例来得出。)(1)液体的温度越高(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2、沸腾实验:(从温水开始加热,节省时间)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1)沸腾前,水温升高,沸腾时,水温不变,同时有大量蒸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蒸气。(这里让学生描述时越详细越生动越好)(2)归纳:(都可从实验现象中通过提示让学生归纳出来)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沸腾,但不升温。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3)液体沸腾时,虽温度不变,但要吸热。3、沸点的概念及几种液体的沸点:(1)注意:都是在一标准大气压(atm)下的;(2)水的沸点,1ATM下,100℃,其他物质见课本表格。讨论:蒸发和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蒸发沸腾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并且都要吸热不同点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2在任何温度下进行3比较缓慢1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2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3剧烈汽化影响因素1液体温度高低2液体表面积大小3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表面气压大小会影响沸点的高低二、液化引入:朝桌子或窗户嗬气,可以看见上面有小水珠出现。天气冷的话朝空气中吐气,可以看到“白气”,白气其实是小水珠,水蒸气看不见的。实验:水蒸气液化。1、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温(实验)(2)加压(压缩气体的体积)(乙醚液化实验)日常应用: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等2、液化放热:水蒸气冒出上方,放手感觉烫。冰箱后面会发热等。阅读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卫星的温控技术。3、“白气”问题讨论(1)靠近壶嘴一段温度还是比较高,不会明显液化。(2)水蒸气变成水珠液化要放热,所以,要更烫。三、小结汽化(吸热)液态-――――--气态液化(放热)汽化方式: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沸腾(沸点的概念)液化方法:降温和压缩气体四、布置作业P96自我评价与作业1、2、3、4、5题。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