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2食物与摄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举不同动物的捕食器官及捕食方式,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基本生物学观点。知道牙齿的种类,能描述牙齿的结构,阐明保护牙齿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读图、讨论、观察、练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4.【预习范围】从121页到124页﹡﹡﹡﹡﹡﹡﹡﹡﹡﹡﹡﹡﹡﹡﹡﹡﹡﹡﹡﹡﹡﹡﹡﹡【学讲互动】﹡﹡﹡﹡﹡﹡﹡﹡﹡﹡﹡﹡﹡﹡﹡﹡﹡﹡﹡﹡﹡﹡一、动物的摄食—————【自主预习】—————1.捕食者以各种手段捕捉食物,而且被捕食者也有各种办法保护自身,因此,各种动物具有自己特有的捕食___和捕食___。2.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利用围绕在口周围的___来捕食小鱼虾和别的小动物。昆虫取食的器官叫口器,位于头部的___和___,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_____也变化多端。3.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用__的方式获得食物。青蛙的舌根是__的。不同的鸟类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捕食的方式也不同,它们的喙也各有其___的形状。猫用可以___的钩爪和___的犬齿来捕捉鼠。—————【突破点拨】—————1.讨论:你知道还有哪些昆虫有P122图4–8所示的口器?它们主要以什么为食?2.鱼有哪些结构与它在水中捕食的习性相适应?3.青蛙的舌根是倒生的,这对它的捕食有什么益处?—————【沙场练兵】—————1.动物和人一样,也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生存所需的___和___。2.蝶类的___式口器,将___口器插入花朵的蜜腺处,蜜汁即可轻松省力地源源吸入。二、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牙—————【自主预习】—————1牙是人摄取___和___的重要器官。如果牙不健康,就会加重__和__等消化器官的负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人的一生共有两组牙。幼儿时长出的一组牙称为___,共有___颗。在学龄期(约六岁起),___逐渐脱落,换上___。一般___脱落就不会再长出来。3.在上图中标出牙冠、牙颈和牙根。4.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___,产生___物质,从而引起龋齿。——————【突破点拨】————1.讨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的功能。2.结合龋齿形成的原因,谈谈如何预防龋齿。3.讨论:你一般在什么时候刷牙?你是如何刷牙的?——————【沙场练兵】————1.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A釉质B牙骨质C牙本质D骨髓2.下列哪种习惯容易引起龋齿:()A饭后漱口B睡前吃甜食C早晚刷牙D饭后一杯茶﹡﹡﹡﹡﹡﹡﹡﹡﹡﹡﹡﹡﹡﹡﹡﹡﹡﹡﹡﹡﹡﹡﹡﹡【中考链接】﹡﹡﹡﹡﹡﹡﹡﹡﹡﹡﹡﹡﹡﹡﹡﹡﹡﹡﹡﹡﹡﹡1.2.3.4.5.6.﹡﹡﹡﹡﹡﹡﹡﹡﹡﹡﹡﹡﹡﹡﹡﹡﹡﹡﹡﹡﹡﹡﹡﹡【拓展提高】﹡﹡﹡﹡﹡﹡﹡﹡﹡﹡﹡﹡﹡﹡﹡﹡﹡﹡﹡﹡﹡﹡—————【牛刀小试】—————1.将各种昆虫与它们相应的口器用线连接起来。①蝴蝶A、刺吸式口器②苍蝇B、嚼吸式口器③蜜蜂C、虹吸式口器④蚊子D、舐吸式口器2.从外形看,每颗牙可分为三部分___、___和___.——————【提高训练】————3.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___,它的外面是呈乳白色、极坚硬的___。人患龋齿时,牙痛剧烈是因为细菌侵入到含有丰富血管和神经的___。4.牙是否健康直接影响人的___和___,因此要保护好我们的牙。﹡﹡﹡﹡﹡﹡﹡﹡﹡﹡﹡﹡﹡﹡﹡﹡﹡﹡﹡﹡﹡﹡﹡﹡【学讲体会】﹡﹡﹡﹡﹡﹡﹡﹡﹡﹡﹡﹡﹡﹡﹡﹡﹡﹡﹡﹡﹡﹡【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