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教学目标:①了解光源,知道光沿直线传播。②了解光的色散现象;③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教学重点:白光的组成和光的三原色以及颜色之迷。教学难点: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活动资料:三棱镜、光源、光屏、水槽、镜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步骤师生互动策划备注(活动目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新课问:⒈什么叫光源?举例说明⒉我们看见物体的条件是什么?⒊光是如何传播的?哪些现象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⒋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⒈回忆上堂课的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⒉试说出日食、月食的成因。⒊讨论:我们安装电杆时,一人站在要安电杆的地方,另一人拿着一根竹竿站在远出,看竹竿、人和前面的电杆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这利用了什么物理现象?巩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走向生活。颜色教学⒈演示: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用白光屏承接,观察现象。⒉用平面镜一半放入水槽中的水中,让太阳光射向平面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白光通过三棱镜会产生七色光?了解光的色散;知道白光由哪七色光组成。镜,观察反射光的情况。小结:把白光分解成七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它说明了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色光的三原色介绍: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着色光的三原色。⒈理解色光的三原色;⒉讨论:电视机配制了几种颜色?⒊看图思考:三种颜色的光两两混合分别得到什么光?要得到白光,用三种光如何配制。让学生懂得学知识的目的是让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颜料的三原色介绍: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因此把红、黄、蓝叫着颜料的三原色。⒈理解颜料的三原色;⒉讨论:据图,三种颜色的颜料两两混合分别得到什么颜色?要得到黑色,用三种颜料如何混合。教学环节内容、步骤师生互动策划备注(活动目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物体的颜色之谜⒈组织学生讨论:绿色植物喜欢绿色还是讨厌绿色?※学生充分讨论后总结: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反射什么光,物体就呈什么色。⒉那么,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呢?※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颜色决定。物体⒈讨论:为什么植物叶子呈绿色,它是喜欢还是讨厌绿色?说出理由。⒉思考、练习:①为什么衣服呈红色、绿色、黄色?②白色衣服反射什么光?黑色呢?③蓝玻、绿玻为什么呈兰色、绿色?白玻璃能透过什么光?生活走向物理,从绿色叶子为什么呈绿色总结出“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透明体的颜色又由什么决定”透过什么光,就呈什么色。小结组织学生讨论本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并由代表回答培养学生的小结归纳能力板书设计颜色之谜光的色散:白光分解成七色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反射光决定。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光决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