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一种人体反射性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但是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咳嗽可使呼吸道内感染扩散,剧烈的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甚至诱发自发性气胸等。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多为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常见病。咳嗽治疗最重要的是要针对引起咳嗽的原发病用药,祛除病因。咳嗽药物通常有两类,一类是西药,一类是中成药,还有一类是含有镇咳药成分的感冒药。西药西药镇咳药按其作用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1.中枢性镇咳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起到镇咳作用,适用于无痰的干咳。(1)可待因:适用于干咳无痰或剧烈阵发性咳嗽者,具有成瘾性和抑制呼吸中枢作用。(2)喷托维林(咳必清):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和百日咳。青光眼者慎用。(3)右美沙芬(小眉):止咳作用迅速有效,适用于无痰干咳。(4)氯哌斯汀:为苯海拉明衍生物,除具有中枢镇咳作用外,亦可抑制H1受体,间接缓解咳嗽。(5)福米诺本:为新型的中枢镇咳药,既可抑制咳嗽中枢外,尚可兴奋呼吸中枢,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当。2.外周性镇咳药外周性止咳药物抑制咳嗽反射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甚至效应器而发挥作用。该类药物因起效途径不同有多种分类:如保护呼吸道黏膜、祛痰的药物,可减少痰液对呼吸道的刺激而止咳;某些药物通过缓解支气管痉挛而止咳;某些局麻药可麻醉呼吸道黏膜上的感受器而发挥镇咳作用。对于小儿、孕妇、老年人等不适用于中枢性止咳药物的人群,外周性止咳药物可选择性应用。(1)苯丙哌林(咳快好):作用较强,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少。(2)那可丁:为外周性镇咳药,有一定呼吸兴奋作用。(3)复方甲氧那明(阿斯美):具有解除支气管痉挛、外周性止咳,改善支气管粘膜肿胀,有利于排痰等作用。(4)愈美片(惠菲宣):为止咳化痰药。中成药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风热、风寒、痰湿、痰热、阴虚燥热五个证型,治疗时根据各证型表现不同,选用成药也有区别。风寒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稀,气急咽痒,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发热、无汗、肢体酸痛等。一般选购:1.通宣理肺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20毫升。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2.解肌宁嗽丸:口服,每日两次,1岁每次服半丸;两岁以上每次服1丸。适用小风寒咳嗽。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风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一般选用:1.川贝止咳露: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毫升。服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糖尿病患者禁用。2.川贝清肺糖浆: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30毫升。不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大便溏泄患者及婴儿最好不用。寒咳、胃寒呕吐、糖尿病患者禁服。痰湿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喉间常呼噜呼噜作响,胸闷吐清水,不想吃东西等。一般选用:1.橘红片: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6片。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寒咳、虚咳不宜服。2.苏子降气丸:口服,成人每日1~2次,每次6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肥腻食物;避免风寒;热咳、虚咳、干咳无痰患者禁用。痰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声连连,痰少质粘,难以咯出,发热咽干口渴,胸闷胁痛气喘等。一般选用:1.二母宁嗽丸: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1丸。风寒咳嗽、痰量多而持续咯痰的患着不宜服;忌辛辣食物。2.止嗽定喘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10毫升。患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本品。阴虚燥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不易咯出,咽干或疼痛等。一般选用:1.养阴清肺膏:口服,成人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忌辛辣油腻食物;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孕妇、糖尿病患者禁服。2.百合固金丸: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1丸。服药期间,不宜抽烟喝酒,不宜吃油腻、腥冷、辛辣食物。脾虚大便溏泻者忌服。3.秋梨润肺膏:口服,每日两次,成人每次10~20克。忌辛辣食物;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药师提醒咳嗽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止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