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嗽 的 诊 断 与 治 疗 指 南 ( 202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在国内专科门诊中,慢 性咳嗽患者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 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因诊断不明确,很多患者常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或者 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收效甚微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工 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1-5]。为了进一步法律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导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 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于 2025 年制定了中国“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6]并于 2025 年进行了修订[7]。我国咳嗽指南的制 定主要根据国内咳嗽讨论结果和临床实践,同时参考了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欧洲呼吸协会(ERS)、日本、澳大利亚等发布的咳嗽指南[8-11],在结构 和内容上具有鲜亮的中国特色。指南制定以来,对临床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 用,显著提高了国内的咳嗽诊治水平。近年来,国内外对咳嗽发病机制、病因分 布、诊断与治疗讨论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为进一步完善指南,及时反映国内外 相关讨论结果,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 2025 年启动了 2025 年版“咳 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修订工作。为适应指南进展的要求,本次指南修订首次 采纳了循证医学方法,检索了大量文献,形成了众多的推举意见。新版指南主要 增加和修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指南制定方法和循证方法的介绍。(2) 对原有的章节进行了更新和扩展。(3)增加了咳嗽的评估。(4)增加了咳嗽的中 医中药治疗。(5)增加了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特点与治疗原则。(6)增加了 慢性咳嗽的少见病因。(7)介绍了不明原因咳嗽(难治性咳嗽,咳嗽高敏综合征) 等相关问题。一、 方法学介绍1. “指南”目标人群:咳嗽患者。2. “指南”目标用户:任何等级医院的呼吸专科医生、内科医生、中医科 医生、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及其他相关科室人员。3. “指南”工作组人员组成:由呼吸内科专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儿科专家、中医科专家、消化科专家、循证医学专家、临床流行病学专家、呼吸 病相关专业学专业的讨论生和医学编辑共同组成。4. 文献检索选用数据库 :(1)英文:Pubmed/Medline,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2)中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