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血糖与糖代谢障碍Ⅰ知识回顾:糖代谢的五大途径Ⅱ新授:★血糖及血糖水平的概念*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水平,即血糖浓度。正常血糖浓度:3.9∽6.1mmol/L★血糖水平恒定的生理意义: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特别是某些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器官。脑组织不能利用脂酸,正常情况下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骨髓及神经组织代谢活跃,经常利用葡萄糖供能。过渡:血糖浓度的恒定是机体保持血糖来源与去路平衡的结果。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⒈来源:⑴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收;⑵肝糖原的分解;⑶非糖物质的糖异生⒉去路:⑴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生成能量(ATP)⑵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⑶转变成非糖物质如脂类和氨基酸等或其他糖类如磷酸戊糖等⑷尿糖(课本P51图4-14糖的来源与去路)二、血糖浓度的调节述:血糖之所以能维持恒定,主要是血中葡萄糖的来源和去路每时每刻都保持平衡,血糖的恒定实际是身体各个组织在糖酵解、糖有氧氧化、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种种代谢协同的结果。(一)器官的调节⒈主要器官:肝⒉过程⑴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肝糖元合成加强,G以Gn形式储存⑵空腹:肝糖元分解成G释放入血⑶饥饿:肝加强糖异生作用生成G⑷长期饥饿:肾的糖异生作用加强,其他组织摄取G受到抑制,甚至脑的一部分能量也由酮体供应。述:通过体内各器官之间的协调代谢,维持血糖浓度平衡,以保证脑和红细胞对G的需要。(二)激素的调节――血糖浓度调节的主要方式降低血糖:胰岛素主要调节激素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Ⅰ降血糖激素――胰岛素(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作用机制:①促进葡萄糖转运进入肝外细胞②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③加快糖的有氧氧化④抑制肝内糖异生⑤减少脂肪动员Ⅱ升血糖激素1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的主要激素述:胰高血糖素抑制丙酮酸激酶和6-磷酸果糖激-1,增高果糖二磷酸酶活性。作用机制:①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②抑制糖酵解途径,促进糖异生③促进脂肪动员⒉肾上腺素---强有力的升血糖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述:肾上腺素通过肝和肌肉的细胞膜受体、cAMP、蛋白激酶级联激活磷酸化酶,肝释出葡萄糖,肌肉输出乳酸供肝糖异生,这在应激时起作用,主要在应激状态下发挥调节作用。作用机制:①加速糖原分解②促进糖异生⒊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述:在糖皮质激素存在时,其他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间接抑制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作用机制:①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提供糖异生原料②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三、血糖水平异常(一)高血糖与糖尿⒈高血糖的定义:空腹血糖为7.78mmol/L⒉肾糖阈的定义:当血糖浓度高于8.8mmol/L时,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则可出现糖尿。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其常见原因为糖尿病。⒊高血糖及糖尿的病理和生理原因★病理性高血糖及糖尿⑴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主要见于糖尿病(DM)⑵血糖正常而出现糖尿,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肾对糖的吸收障碍。思考: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如何诊断糖尿病?讲述: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糖尿现象的生化机理介绍:糖尿病及其防治★生理性高血糖及糖尿⑴情感性高血糖: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血糖浓度上升,超过肾糖阈时出现糖尿。⑵饮食性高血糖:一次食入大量的糖,血糖急剧增高出现糖尿的现象。(二)低血糖⒈低血糖的定义: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3mmol/L⒉低血糖的影响: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从而出现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如不及时给病人静脉注入葡萄糖液,就会死亡。⒊低血糖的病因①胰性(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功能低下等)②肝性(肝癌、糖原积累病等)③内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④肿瘤(胃癌等)⑤饥饿或不能进食四、糖耐量与糖耐量曲线⒈葡萄糖耐量:指人体对摄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的耐受能力的现象。⒉耐糖现象:正常人若摄入大量葡萄糖(75g),血糖浓度升高到峰值,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2h后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