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2.动机的功能包括始发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3.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类,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4.情绪具有自适应、动机性、组织性、交流性四种功能。5.激励力(M)=效价(V)×期望值(E)。6.按群体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大小,可分为参照群体、一般群体。7.内聚内的表现形式有:自然内聚力、工作内聚力、领导内聚力和情感内聚力。8.概要的两种重要形式是脚本、原型。9.“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认为一般的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劳动。10.成就需要理论将人的社会性需要分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社交需要。1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12.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分为假设群体、实际群体。13.人际反应特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贯性。14.编排的规则有连续律、封闭律、接近律、相似律。15.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_角色行为__的知觉。16.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兴奋过程和抵制过程,这两种过程表现为三个特点,即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17.受挫折后的行为表现有攻击、倒退、固执、孤立和妥协。18.强化的种类有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和惩罚。19.按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分为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20.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可分为三类:容纳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情谊的需要。23、对于按顺序发生的活动的概要称为__脚本__。24、知觉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注意、编排、解释和判断。25、一般来说,群体任务的难度越_低_,群体成员越容易出现从众行为。26、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激励因素的_效价_和_期望值。27、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_、_相互关系_和_成长需要_三种。28、按照巴甫洛夫的气质分类,《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应当属于__抑郁性_。29、“三个和尚没水喝”指的是群体行为效应中的从众效应。30、人实现目标的行为分为两部分,即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31、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的原则是指功利原则和交互原则。32、“情人眼里出西施”是知觉偏见中的_晕轮_效应。34、对于人的特性的简要描述而形成的概要,我们称为_原型__。36、。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_成就需要_、_友情需要_和权力需要_三种。37、按照巴甫洛夫的气质分类,鲁智深应当属于_兴奋性_39、企业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工作绩效,这种影响因素按照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被归为_保健因素_。40、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二、单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参与管理的理论基础是()A.X理论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3.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D.按人的行为模式4、一般说来态度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A.冷漠B.理解C.思维D.意向5.胆汁质型气质主要行为特征是()。A.直率热情B.机敏灵活C.稳重细心D.优柔寡断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8.个人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在别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内疚、不安和焦虑的表现称为()A.投射作用B.文饰作用C.表同作用D.替代作用9.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之间在行为及行为结果方面存在着对流交换式的输入、输出关系,体现了群际关系的()A.合作依存关系B.联营型依存关系C.顺序型依存关系D.互惠型依存关系10.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激励因素有关的是()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C.组织变革D.决策11.喜欢竞争性强和存在地位取向的工作环境,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对政治感兴趣,而不像高成就需要的人关心改进自己的工作,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