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敬辉耐酸碱性能,作为涂层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不仅关系到涂层的外观,还对油墨的应用及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玻璃板的印样就对涂层的耐酸碱有着严格的附着力要求,而有些产品就刚好利用涂层不耐酸碱的特性。但我们怎样判断涂层的耐酸碱性能呢?以笔者了解,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浸泡法、点滴法和使用吸收性介质法,对产品进行耐酸碱测试。一、涂层耐酸碱测试方法的介绍GB9274-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对浸泡法、点滴法和使用吸收性介质法进行了介绍,而在GB/T18724-2008《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中就应用了“使用吸收性介质法”的方法。1.浸泡法浸泡法就是将试样以完全或部分(2/3以上)垂直(可使用绝缘支架)浸入试液中,容器加盖,进行测试。当达到与试液接触规定的时间后,清洗,按规定进行测试(见图1)。试样与试槽、试样间应有适当的距离;若试样为导体,那应单独浸入试液内,防止有电解效应存在。2.点滴法点滴法就是取适量试液滴于水平的试样上,试样应充分接触空气,进行测试。当达到与试液接触规定的时间后,清洗,按规定进行测试(见图2)。材料与设备33丝网印刷2013.10涂层耐酸碱测试及结果评定图1浸泡法图2点滴法材料与设备34丝网印刷2013.10应进行平行样测试(试样上做两点以上测试,且点间距离以及点与试样边缘的距离要适中);有规定盖上覆盖物的应盖上,覆盖物有烧杯防止蒸发的或如GB/T18724-2008《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中的加重物的方法。3.使用吸收性介质法使用吸收性介质法就是将吸湿盘(如含饱和试液的滤纸)均匀分布在试样上,盖上适当的表面皿,使试样在受试期妥善置于无风环境中(见图3)。当达到与试液接触规定的时间后,清洗,按规定进行测试。吸湿盘、试样边缘与表面皿都不应相互接触;吸湿盘在受试期内干燥,应使用新吸湿盘更换。二、涂层耐酸碱测试方法的比较从上述的介绍中不难发现,试样与试液的接触量很大的差异,因此,也决定着这三种方法的差异(见表1)。1.浸泡法试液有效使用量大,试液的浓度变化较少,持续时间长。但部分底材会与试液反应,或形成原电池效应,而对涂层产生影响。同时,对于一些体积大的试样,难以实施浸泡法。2.点滴法试液有效使用量及持续时间适中,同时,不易使底材受到侵蚀。但试液浓度变化较大,特别是碱液易吸附CO2,使其有效成分明显降低。3.使用吸收性介质法试液有效使用量最少,因此其浓度的变化也更明显。同时吸湿盘易干燥,持续时间短,仅能由人定时跟踪才有持续性。为更好地对比涂层耐酸碱性能三种测试方法的差别,笔者试验找到了一种耐碱的玻璃油墨与一种不耐碱油墨,按照同等的工艺,用100目的网版,各制备四个印样,然后使用5%的NaOH,分别使用上述的三种方法测试8h。最后从颜色变化及附着力进行评定(评定等级下文有介绍),结果见表2。当然,这次试验中不能排除样板的个性差别等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也能发现浸泡法对涂层的破坏作用是最大的,而点滴法次之。表1涂层的耐酸碱性能三种测试方法的比较浸泡法大不能过大,受试槽大小的影响可能会与底材发生反应变化不大点滴法适中无要求无限制部分试液易降低(与空气反应)区别试液有效使用量试样大小试样底材试液强度(浓度)使用吸收性介质法少无要求无限制较快降低图3使用吸收性介质法材料与设备35丝网印刷2013.10三、涂层耐酸碱测试方法的选择及结果评定1.方法的选用试液的浓度与种类、浸泡时间以及规定期都是协商确定的。如玻璃油墨试样一般是5%的试液,测试24h,清洗擦干后,静止30min后测试,而有些仅需8h就可以了。因此,应根据最终产品特点及用途而设定上述参数。在选用方法时,使用方有着选择的优先权,但不能单方面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因根据测试材料的要求和油墨耐受性来定。特别对于部分油墨组分的限制,在耐酸或耐碱性方面有着天然的缺陷。因此,在选择方法时,在优先选择严格方法的前提下,应在充分协商下确认方法。1)要根据产品的底材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底材与试液发生反应,或底材与试液间形成原电池,或底材易受到试液影响,不应使用浸泡法。2)要根据产品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