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王金凤(荆门市东宝区人民医院湖北荆门448000)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方法对本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2000余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从穿刺技巧、置管及固定方法、家属的健康宣教等多个环节上进行探讨、分析、总结。结果提高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论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掌握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技巧、固定方法及对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及健康宣教,可以延长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关键词: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不易穿破血管、避免反复穿刺而降低患儿痛苦、副作用小、护理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由于现阶段大多数患儿体重超标出现肥胖导致血管条件差,加之疾病的多元化、家属的高要求,对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精准的穿刺技术、娴熟的护理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根据多年的儿科工作经验及对本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2000余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总结了多种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因素,现报告如下。1护理人员素质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1.1良好的沟通技巧我们首先通过在病区的墙面上粘贴彩色图片对传统穿刺方法和静脉留置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然后再由首诊护士对家属进行详细的书面介绍,最后由实施穿刺操作的护士做最后说明。这样患儿家属就从初步认识到基本接受再到完全接受的过程,可以有效的配合我们的操作。另外,穿刺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态度温柔、体贴、细心,避免简单粗暴,对年长儿多给予语言及小礼品鼓励。1.2沉稳的心理素质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在平常工作中要注重个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众人的注视下进行操作时不慌乱,在面对血管差的患儿和情绪激动的家属时保持平静,不紧张不急躁。要学会换位思考,角色转换,这样才能体谅和理解患儿及家属。2穿刺过程中的技巧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2.1血管的选择进行小儿静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要尽量选择粗、直、摸之有凹陷感和有弹性的血管,此类血管大多管径粗,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且保留时间长,置管过程中液体滴入通畅并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另外,穿刺时尽量避开关节、疤痕及皮肤破损的地方。对于肥胖、血管差的患儿,可选择在血管解剖位置处反复揉搓、保暖等方法寻找血管。急、危重患儿需要抢救时可选择颈外静脉进行穿刺。在滴入钙剂及多巴胺类药物时要避免在头部穿刺,以免液体外渗损伤患儿头皮毛囊组织。2.2留置针的选择本院使用过多种型号的留置针,推荐大家使用具有三重正压功能的留置针。此种留置针据有封管方法简单效果好,避免负压性回血,保留时间长及保留过程中患儿疼痛及不适的感觉相对轻等优点更适合儿科使用。2.3穿刺时进针的角度穿刺时选择光线良好的地方,将患儿置于安全的操作台上,按住关节部位将患儿固定,忌使用暴力。头部穿刺时,轻轻扶住头部两侧及膝关节即可。如果选择足背静脉、头部正中静脉、前额静脉、耳后静脉、枕后静脉、耳后静脉、眶上静脉、患儿哭时不隆起的颞浅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应控制在15°角以内。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患儿哭时隆起的颞浅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应控制在30°角左右。手背静脉进针角度应控制在20°角左右。也可根据个人穿刺习惯做适当调整。进针角度宜小不宜大,血管越细进针角度应该越小,角度过大容易穿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2.4穿刺的方法及置管连接留置针后仔细检查,旋转针柄360°看套管是否完好。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进行穿刺。对于粗直的血管见回血后可在向前进针0.5cm后置管,为脱水、衰竭和血管条件差的患儿穿刺时要注意一感觉二等待。一感觉即是否有穿破血管的感觉,有时穿破血管的感觉不是很明显,通常表现为进皮后进针不费力的感觉;二等待是有感觉后稍微等待一下,因为此类患儿的回血通常较慢,穿刺速度过快易穿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置管时一定要注意手感,有阻力时切勿强迫置管,以免套管紧贴血管壁、打折甚至穿破血管壁。置管后观察液体滴入是否通畅,若不通畅又无液体外渗可调节一下套管位置,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