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CORROSION&PR07I'EC’HONINPE7FRO(:lIEMICAI.INI)I:虾R、2014年第3l卷第3期原油加工中氯化物的检测及控制赵敏,龚树鹏,康强利,马红杰(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新疆独山子833600)摘要:原油中存在无机氯化物及有机氯化物,在加工过程中分解产生的HCl对蒸馏装置以及后续加工装置产生腐蚀、催化剂中毒等问题。简要介绍了氯化物的来源、危害,对常用的氯化物检测方法如盐含量的检测方法、总氯和有机氯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方法的特点、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国内炼油厂采用的氯化物脱除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及介绍。通过采用适宜的电脱盐技术、优化电脱盐参数、塔顶工艺注剂、注水等措施可将大部分无机氯有效脱除,而有机氯的控制除了杜绝或减少开采过程中各类含氯助剂外,通常还采用催化、电化学、吸附、生物等方法进行脱除,借助于总氯及有机氯含量的分析,对原氯化物的存在形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防腐措施,有效减缓有机氯带来的腐蚀问题。关键词:原油氯化物检测及控制随着加工原油性质的逐渐劣化,原油中所含的硫、氯等腐蚀性介质含量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硫腐蚀与温度密切相关,对其腐蚀规律人们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相应的防护措施也较为成熟。相比之下,由氯带来的腐蚀问题仍需深入研究。氯化物的存在不仅威胁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安全生产,而且对二次加工装置也产生了较大危害H引。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炼油生产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弄清原油中氯化物的来源、危害及检测方法,为制定氯化物脱除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1氯化物的来源及危害1.1氯化物的来源原油中的氯化物分为无机氯化物和有机氯化物两类。原油开采时会带一定量的盐和水,经过电脱盐处理后可以去除大部分水和无机盐,但是还有少量的水与油形成乳化液,悬浮在原油中,这些水含有以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钙等形式存在的无机盐。原油中的有机氯化物主要来自采油过程中添加的化学助剂,如含有氯代烃为主的清蜡剂、降凝剂、减黏剂、水处理剂等采油助剂。另外,原油自身中还含有部分以某种复杂的络合物形式存在于沥青质和胶质中的有机氯化物。而且炼油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化学助剂如破乳剂、脱盐剂、输油管线及油罐清洗剂等也可能含有有机氯化物。161.2氯化物的危害原油中无机氯化物如MgCl:和CaCl:易受热水解,生成HCl,形成有较强腐蚀性的环境。另外,虽然电脱盐能够有效脱除原油中的无机氯化物,但原油中所含有的有机氯化物无法通过电脱盐有效脱除,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腐蚀性介质HCl,因此导致许多炼油厂蒸馏装置虽然原油脱后盐质量浓度不大于3mg/L(以NaCl计),但塔顶低温部位的HCl一H:S-H:0腐蚀仍然存在"J。另外,催化等装置加工过程中生成的NH,与氯化物生成的HCl反应生成NH。CI,易在低温部位发生铵盐结晶,造成系统设备、管线堵塞∞J。氯化铵结晶的生成,虽然固定了大部分的Cl一,减轻了后序系统的腐蚀威胁,但氯化铵覆盖之处会形成垢下腐蚀。同时,氯离子的存在对于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的设备及管线,易产生孔蚀及应力腐蚀。此外,含有氯化物的馏分油作为二次加工装置的原料,还可能造成催化剂污染、中毒等问题旧J。2氯化物的检测方法2.1盐含量盐含量分析是原油性质分析及原油评价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蒸馏装置电脱盐运行状况的评价依收稿日期:2014—02—25;修改稿收到日期:2014—03—15。作者简介:赵敏(1977一),高级工程师,现从事设备防腐工作。Email:yjy_zm@petrochina.corfl.cn万方数据据。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原油盐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Y/T0536、原油及其产品的盐含量测定法(容量法)GB/T6532、原油盐含量的测定法(电导法)ASTMD3230及ASTM[16470(抽捉/滴定法)等。张伟红等¨1通过实验分析认为,电量法(SY/T0536)、电导法(ASTMD3230)和容量法(GB/T6532)这三种原油盐含量的测定方法不具有可比性。但是在消除硫化物的影响,原油中的盐比较单一,且以氯盐形式存在时,电量法SY/T0536和容量法GB/T6532的结果应该有一致性。使用SY/T0536,GB/T6532分析时,原油中存在的硫化物对测定结果有影响,需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