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学与人类健康 常见眼科疾病VIP免费

医学与人类健康  常见眼科疾病_第1页
1/18
医学与人类健康  常见眼科疾病_第2页
2/18
医学与人类健康  常见眼科疾病_第3页
3/18
常见的眼科疾病第一节眼视光学一、正视和屈光不正(一)正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即正视眼的远点为无限远。若不能产生清晰像,称非正视或屈光不正。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生不久大部分都是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视,至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该过程称为“正视化”。正视眼(二)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一点。近视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仍在探索中。A.近视眼(无调节);B.近视眼的远点1.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近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1)根据屈光成分分类①屈光性近视:眼轴长度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多由于眼各屈光成分异常,如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等.或各成分间组合异常,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使平行光束入眼经屈折后聚焦于视网膜前.而形成屈光性近视,可为暂时性,或为永久性。②轴性近视:由于眼轴延长,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角膜和晶状体曲率在正常范围,平行光束进入眼内聚焦于视网膜之前,而形成轴性近视。多见于病理性近视眼及大多数单纯性近视眼。(2)根据近视度数分类①轻度近视:<-3.00D②中度近视:-3.00~6.OOD③高度近视:>-6.00D(3)根据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①单纯性近视:眼球在发育基本稳定之后发展的近视,屈光度约在-6.00D之内。其中绝大多数眼是健康的,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②病理性近视:20岁以后眼球仍在发展,并有病理性变化者,称为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较高,可发生程度不同的眼底改变。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和新生血管的危险性要大得多。2.临床表现(1)远距视物模糊,近距视力好,近视初期常有远距视力波动,注视远处物体时眯眼。(2)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3)通过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确定近视,并确定度数。(4)一般近视患者,在未获得矫正时,由于在近距离某一点能获得清晰视力,所以很少发生弱视。(5)由于看近时不用或少用调节,所以集合功能相应减弱,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3.近视矫正的光学原理应用合适的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使之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上。临床上矫正或治疗近视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基本机制相同。均是通过将入眼2光线进行发散后聚焦在视网膜上,可以是以光学镜片的方式,如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可以通过改变角膜屈光力的方式,如角膜屈光手术:也可以通过改变晶状体屈光力的方式,如眼内屈光手术。近视眼的凹透镜矫正(三)远视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为虚焦点。因此,典型的远视者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当远视度数较低时,患者可以利用其调节能力,增加眼的屈光力,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力,但由于频繁并过度使用调节,远视者视疲劳症状比较明显。A.远视眼(无调节);B.远视眼的远点1.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远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根据屈光成分分类①屈光性远视:指由于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所造成的远视,其眼轴长度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包括指数性远视和曲率性远视等。②轴性远视:指由于眼轴相对缩短所造成的远视,其屈光成分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包括生理性眼轴缩短和病理性眼轴缩短。(2)根据远视度数分类①低度远视:<+3.00D。该范围远视在年轻时由于能在视远时使用调节进行代偿,这部分能被调节代偿的远视亦称为隐性远视,这些人大部分在40岁以前3不影响视力。②中度远视:+3.00~+5.00D。视力受影响,并伴有不适感或视疲劳症状,过度使用调节还会出现内斜视。③高度远视:>+5.OOD。视力受影响,非常模糊,但视觉疲劳或不适感反而不明显,因为远视度数太高,患者无法使用调节来代偿。在临床中,远视的低、中高度等分类并不重要,因个体间反应差异很大,所以重要的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学与人类健康 常见眼科疾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