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应急预案为更好的开展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保障不良反应有效救治,保证接种人群身体健康。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新冠肺病毒苗接种不良反应应急预案。一、成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救治工作领导组组长:副组长:组员:职责:总体负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救治技术力量的安排、调配、汇总、上报工作。二、成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救治工作专家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1、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期间专家组成员保持通讯通畅,随叫随到;2、发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时指导医疗救治小组进行抢救。三、成立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现场救治医护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1、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期间当班医师在急诊科待命;2、发生局部过敏、晕厥、急性精神反应等接种一般反应及时进行治疗;3、2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时在专家组指导下进行抢救。四、不良反应处置流程:询问接种疫苗史和疾病史f有无禁忌症f如有暂缓接种或禁止接种f发生反应f分析反应类型f如为一般反应f给予对症治疗f一旦发生休克f立即平卧、汇报现场保障医生(同时汇报医教科组织专家组成员)就地抢救f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f吸氧f解除支气管痉挛f送入抢救室进一步抢救f报告医院院长f报告市卫健局f填写报告表。五、具体不良反应处置:(一)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也有少数延至30分钟或1〜2小时发作。突然感到全身发痒、胸闷、气急、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心律减慢、脉细或无。如不及时抢救,死亡常发生于抗原进入机体后15〜20分钟。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和末梢循环衰竭。处理方法:⑴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⑵立即肌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g,14岁及以上患者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5mg,14岁以下患者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3mg;5〜15min后效果不理想者可重复给药。⑶抗组织胺类药物:选用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⑷氢化可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5%葡萄糖液320ml静推或加入5~10葡萄糖液250ml内静点。⑸抗休克治疗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可给予低分子右糖酐500ml或4%碳酸氢钠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点。②如血压仍不回升,须立即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液200ml内加入多吧胺40mg或去甲肾上腺素1~2ml,根据血压调节滴速,一般每分钟30~40滴(小儿酌减)。⑹呼吸受抑制时:可给予可拉明、洛贝林、苯甲酸钠卡啡因等呼吸兴奋剂肌肉注射;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简易气囊辅助呼吸,并准备插入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或借助人工呼吸机被动呼吸。⑺心脏骤停时:立即施行体外心脏按压(CPR);需除颤时予以电除颤。(二)一般不良反应:1、晕厥(晕针):接种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造成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在空腹、过度疲劳、接种场所空气污浊等情况下易发生,多数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分钟发生,轻者有心慌、恶心、手足发冷、发麻等,经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跳缓慢、脉搏无力、血压下降伴失去知觉,数十秒至数分钟清醒。处理方法: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口服糖水,亦可针刺人中等穴位。如仍未见好转者应送急诊科抢救治疗。42、过敏性皮疹:各种疫苗接种后均可使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皮疹,常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多少不一,大小不等,色淡或深红,周围呈苍白色。处理方法:给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每次25〜50mg,每日2〜3次。3、急性精神反应:为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轻少见,最常见表现为急性休克性反应和癔病性发作,这类病人最大特点是临床表现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不符,而且意识不丧失。各种症状常在患者注意力转移或进入睡眠后明显减轻,预后一般良好。处理方法: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大多数用针灸、暗示疗法即可恢复,严重者可给些镇静剂**医院2021年4月21日5附件: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症状1前驱症状:手足心瘙痒头皮瘙痒、全身皮肤潮红风团样皮疹(出现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