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蝌蚪长大了VIP免费

小蝌蚪长大了_第1页
小蝌蚪长大了_第2页
小蝌蚪长大了_第3页
[标题]:小蝌蚪长大了作者单位:扬中市实验幼儿园作者:耿素琴地区:扬中市作者介绍:耿素琴(现任大(2)班班主任):毕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示范学校。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实验幼儿园工作18年。共有三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获奖并发表;辅导的幼儿美术作品五十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并获得“优秀辅导奖”、“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工作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教学座右铭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摘要:在春天里,小河里随处都可以见到小蝌蚪。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孩子们自主发现蝌蚪,主动参与观察蝌蚪成长的过程中,认识了青蛙的成长过程。在自主性科学探索活动中,孩子们陶冶了情操,并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关键词:探索幼儿自主性正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小蝌蚪是春天小河里随处可见的。结合地处的资源优势,我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蝌蚪,并在班里的自然角中增添了一些小蝌蚪。而认识蝌蚪,进而引导幼儿了解蝌蚪成长与青蛙之间的联系,是我带来这群小蝌蚪的用意。孩子们充满好奇、探索的眼神,让我不由地思考:如何与幼儿建立起互动的学习?如何启发幼儿主动地学?[案例描述]:自然角多了一个放着小蝌蚪的玻璃缸。上午自由活动时,东东看见了大叫了一声:“小--蝌--蚪!”继而跑过来,很兴奋的问我:“耿老师,玻璃缸里是不是小蝌蚪?”我笑着问说:“你觉得呢?”东东肯定地说:“是的。”听到我俩对话的小朋友们立即围到自然角。“是小蝌蚪。”“它叫小蝌蚪……”他们围在一起议论了起来。我走到他们的身边,边俯身看着这群黑色的小精灵,边问道:“蝌蚪和这里的小金鱼在水里游得一样吗?”“一样,也是尾巴一扭一扭的。”“不一样,它(蝌蚪)是黑色的,小金鱼是红色的。”“它们身上的颜色是不同的,但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它们游水的姿势有关系吗?”我反问他们。“不知道”、“没关系”、“有关系”……孩子们的意见开始出现分歧,同时每一方都努力说服对方来同意自己的意见。孩子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会产生疑问。我提供机会支持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表述问题,提出问题。尊重幼儿自主活动权,努力根据当前幼儿发展需要,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发幼儿自己确立活动。见争执不下,我又问:“你觉得小蝌蚪能长大吗?”“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你觉得它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儿呢?”“是大蝌蚪。”、“是小青蛙”、“是一条大大的黑黑的鱼”、“是青蛙妈妈”……各种各样的答案全跑出来了。我很疑惑的望着他们,“小蝌蚪长大了到底是什么样?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知道正确的答案?”小雨说:“回家去书上找找。”、“我去问问妈妈。”、“上网找答案。”……“对,这些都是办法,我想知道你们有不要别人帮助,自己能完成的办法吗?”我又一次问。“看来只有等小蝌蚪慢慢长大,才知道。”楠楠说。“对,我们可以把小蝌蚪的成长做成一本书,这样别的小朋友一看这本书就知道了。”我说。第二天,我往自然角又增添了一条黑色的小金鱼。“黑色的小金鱼和黑色的小蝌蚪到底游得一样吗?”当我再孩子们时,仔细观察了一番的孩子告诉我:“它们游水的样子很像。”在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设机会引导幼儿自主地发现答案,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维持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谈话活动中,我出示准备记录小蝌蚪成长的空表格问:“咱们可以记录什么呢?”笑笑说:“几月几日。”丁丁说:“我觉得还可以写上星期几。”点点说:“每天画小蝌蚪的样子。”“哦,是把小蝌蚪的模样给画下来是吗?”我帮着更清楚的向其他的孩子们表达,点点立即点头。我接着说:“我觉得这个观察记录的工作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轮流试试。所以……”故意打住。孩子们表述着自己的意见:每个人轮流记录,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这样,一张代表孩子意见的表格完善,生成了。(附表格)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孩子们的意见我均以微笑、点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小学资料+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美课件,值得下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