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礼物》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年后的礼物(板书课题)。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礼物是――一支乐曲,是谁送给谁的?这礼物来之不易,它让达格妮等了整整十年啊!这等待的日子是多么难敖呀!那达格妮在等待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围绕礼物“温故而知新”,很快将两节课的内容衔接在一起,同时做到简洁明了。)二、体会心情,感悟热爱。1、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谁来说一说当时达格妮是怎么想的?(1)出示:“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你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出她的想法吗?(期待)(2)读出期待(3)一年过去了,达格妮心中依然(期待、渴望、希望)五年过去了,达格妮在想(我是不是上当了?)九年过去了,达格妮开始认为(简直就不可能)她仿佛明白过来了什么?(4)读出怀疑出示:“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吧,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哄”。“哄”字你怎么理解?(哄是骗。)那么达格妮认为这个人怎么哄她?屏幕出示: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将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谁来读一读?从这一句中你读出了什么?(失望)(5)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引读: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最后她失望了(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6)齐读这一段,读出期待、怀疑与失望。3、是呀,任何一个人可能都无法相信一个十年的约定。(1)学习他们的相遇部分。那个人真的是哄她吗?让我们把目光投到十年前的那个秋天,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读第四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那是一个异常和气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帮助一个陌生的小姑娘,提篮子,送她回家,还答应送礼物。)你能否像这个陌生人一样和气地说说这段话。指导朗读:屏幕出示:“咳,真糟,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了。不过我会送你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2)导读多么和气的陌生人,多么美丽的诺言,起初,这个天真的小姑娘还在耐心地等待,可是一年过去了,她开始产生了怀疑,她想:——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五年都过去了,可是依然没有这个陌生人的任何消息呀,她的怀疑逐渐增强,终于,她想:——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九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天真的小姑娘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而关于那个陌生人的记忆也模糊了,她彻底失望了,她早就明白过来——(5)刚才我们学习的4、5自然段是达格妮的回忆,前面我们说过这种写法叫“插序”。那你能否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交待礼物的由来,让人一目了然。)2、就在达格妮放弃希望的时候,这个礼物她真的来了,这对于达格妮来说是——(出示: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1)得到这份礼物时达格妮的心情是怎样的?(喜悦)(2)还有什么?(幸福)你是怎么知道的?带着喜悦,带着幸福的甜蜜读这句话。我觉得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对于一个守林人的女儿,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已经是非常珍贵的礼物了,因为它们能让达格妮更加美丽动人,为什么这首乐曲超过了它们,成了最好的礼物!请同学们读课文第6自然段从中找到理由。(1)这是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送的;(2)这送礼物的方式很奇妙:乐曲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3)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最终都会过时,会变难看,而乐曲却是永恒的;(4)这是爱德华▪格里格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所以意义非凡。带着喜悦,带着幸福的甜蜜再读这句话。资料链接:下面我们简单了解爱德华格里格这样一位深受世人爱戴的音乐家,他为了一个八岁的小姑娘,信守了十年的诺言,十年呵,三千多个日子,,所以我们一致认为——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