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8至2009上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讲学稿苏教版VIP免费

2008至2009上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讲学稿苏教版_第1页
1/5
2008至2009上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讲学稿苏教版_第2页
2/5
2008至2009上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讲学稿苏教版_第3页
3/5
17、桃花源记(4—5课时)陶渊明课题:《桃花源记》课型:新课时间:2008年8月29日执笔与审核:九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文言实词和虚词用法,会翻译并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师生自由读,自由交流由整体感知到理解词句,把握思想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一:预习·导学1、注意下列字词的音形。缤纷俨然豁然开朗阡陌垂髫怡然贻笑大方怠慢怠倦殆尽诣太守语云邑人焉叹惋骥2、掌握下列词句的含义第一段:缘溪行远近夹岸数百步鲜美落英缤纷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第二段:林尽水源才通人豁然开朗平旷俨然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三段:乃大惊所从来具答之要咸妻子邑人绝境焉间隔无论延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四、五段:既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诣太守说如此寻向所志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问津3、翻译课文。下列句子必须掌握。(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整理:(1)出自本课的成语(会解释)(2)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无论如此(3)虚词:之(找出含有之的句子并解释“之”在句中的含义)(4)一词多义(找出原句并解释在此句中的含义):舍扶寻志为5、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二、学习·研讨(一)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林美景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用原文回答)?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景象的?3、桃花源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4、渔人来到桃花源,村子里的人如何对待渔人的?这反映的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而皆叹惋?6、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7、为什么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不复而得?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二)梳理总结1、概括每段大意2、梳理行文线索3、回忆写作背景,思考作者虚构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社会?4、讨论:你怎样评价这一理想社会。三、反馈检测(一)填空1、陆游有两句名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这两句诗句是,。2、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3、写桃花源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4、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5、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二)中考链接(吉林省)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阡陌交通:便要还家: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赢氏乱天下,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兰州市)阅读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豁然开朗(2)屋舍俨然(3)咸来问讯(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请概括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4分)(太原市)比较阅读甲段:《桃花源记》第三段乙段: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市。”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安,此乃朕之甲兵也。”注释:阅:查看。上:指唐太宗(yì):安定。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中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要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便要还家(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诚不可缺(4)卒亡天下3、用现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8至2009上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讲学稿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