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目标导航1.结合实践,概述自由组合规律在作物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2.联系实际,归纳运用自由组合规律的一般方法。一、自由组合规律在育种中的应用1.原理及优点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可以将许多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中,培育出人们希望的优良品种。2.马铃薯的杂交育种马铃薯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可直接获得杂种优势。当需要的优良性状组合出现后,可通过选择的方法,直接选留所需要个体,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3.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属于自花授粉植物。在实际育种时,当首次出现所需抗倒伏抗稻瘟病的个体后,需要经过多代自交,不断进行纯化和选择,最终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新品种。二、自由组合规律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1.为预防遗传病提供理论上的依据。2.通过遗传咨询、优化人群的遗传素质在医学实践中,根据自由组合规律,积极开展遗传咨询,通过预测遗传病的发病率,避免有害基因的重新组合,减少人群中有害基因的频率,优化人群遗传素质,提高人口质量。判断正误:(1)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中选出符合人们要求性状的个体就可以大田推广种植。()(2)杂交育种的亲本可利用具有优良性状的杂合亲本。()(3)杂交育种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4)杂合体品种的种子只能种一年,需要年年制种。()(5)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按需要进行选择,并不能创造出新基因。()答案(1)×(2)×(3)×(4)√(5)√一、自由组合规律在育种中的应用杂交育种的原理、优缺点及方法过程类型培育杂种培育纯种原理优点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将不同品种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新品种上,培育出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方法利用杂种优势逐代选育过程图解缺点有性生殖时,杂种优势不能继续保持,需年年制种选育显性纯合体时需连续自交,育种时间较长1.现有提供的育种材料AAbb、aaBB,要培养出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体AABB。首先要进行杂交,再进行自交,请简述杂交和自交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答案通过杂交,可以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和B集中到F1,但F1并不是纯合体,自交的目的就是在F2中出现AABB的显性纯合体。2.培育细菌新品种时,能否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答案杂交育种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如植物和动物。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3.杂交育种是否一定要从F2开始筛选?是否一定要连续多代自交?举例说明。答案不一定。如培育杂合体品种,选亲本杂交得到的F1即可。4.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果新品种是杂合体(如玉米、水稻等),应注意什么?如果新品种是纯合体(如小麦),应该注意什么?答案在杂交育种中,如果新品种是杂合体,每年都要育种。如果新品种是纯合体,要通过多代自交淘汰杂合体。1.有两种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易感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病新品种,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感锈病――→F1――→F2――→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1)这种育种方法叫________育种。过程a叫________,过程b叫________。(2)过程c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导析(1)矮秆抗锈病新品种是高秆(D)抗锈病小麦和矮秆(d)易感锈病小麦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此培育方法叫杂交育种。(2)过程a叫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DdTt,表现型为高秆抗锈病。过程b是自交,目的是获得表现型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其基因通式为:ddT_,其中只有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能够稳定遗传,若要得到该纯系则需经过[c]连续自交,直到后代无性状分离为止。答案(1)杂交杂交自交(2)连续自交种植和观察,直至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3)DdTt高秆抗锈病ddTT一题多变(1)选育出的纯合体新品种,在F2所有的后代中的概率是多少?那么它在F2的矮秆抗锈病中的概率又是多少?选种应该从哪一代开始?答案,,F2。(2)上述杂交育种过程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