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称象(高卫晓)VIP免费

称象(高卫晓)_第1页
1/3
称象(高卫晓)_第2页
2/3
称象(高卫晓)_第3页
3/3
二年级语文《称象》教学设计高卫晓【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四段。【教学过程】一、利用生活现象,巧妙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称吗?人们用秤可以称东西的什么?(对了,重量)课件演示称的作用。可是,你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请同学们听一遍老师范读边听边想:1、为什么要称大象。2、都有谁在想办法称象?(官员们和曹冲)3、他们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谁的办法好?三、详读第三段,为学习下一段打好基础1、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来称大象?是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三段。出示课件演示2、先分组讨论,再指名回答:官员们想出了两种办法,第一种是造一个特大的秤,(课件演示)第二种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来称。(课件演示)这两种办法行的通吗?曹操对这两种办法满意吗?从哪可看出来?比较: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指名读这两句话)提问: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一样吗?直: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句中加上“直”以后,表示的程度就不一样了,语气和语意更重了!表示曹操非常不满意!3、分角色读第三段,再次体会。四、精读第四段,突破全文的重难点1、可见这办法不行,那曹冲的办法又是什么呢?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2、曹冲的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我请四名同学来分别来读这四句。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在这个办法中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胆地提出来。3、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好多不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按照这四句话的顺序,一个一个来分析。在第一句中,有同学们提出“把大象赶上船后,为什么要‘沿着水面’画一条线呢?”什么是“沿着水面”呀?“沿着”就是靠着水面、挨着水面、贴着水面,既不高也不低,画一条线,这就叫“沿着水面”画一条线。那为什么要画这条线呢?很明显是为第二步船上装石头做准备的。这条线就像秤上的刻度、秤星,表示大象就有这么重。再看第二句,为什么往船上装石头要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呢?“止”是什么意思?止是指“停”的意思。为什么船沉到线就停了,不能再装石头了呢?再装会怎么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讨论。比较:船上装石头,船身超过那条线。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比,怎么样了?(说明石头比大象重了)船上装石头,船身没有下沉到那条线,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比,又怎么样?(说明石头比大象轻了)因此,只有当船上装石头,船身下沉到正好到那条线,这时石头的重量才会与大象相等。第三句,称石头的重量。第四句,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动画课件演示4、曹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很有条理地说出了称象的过程,同学们再把这段读一遍,试着总结一下每一句的重点内容: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赶象下船装石到线称出石重加出石重就是象重出示课件五、学习第五段六、总结全文1、曹冲才7岁,为什么能想出这种办法?因为他很聪明,善于动脑筋,善于注意观察事物,注重生活的积累。但最重要的是他能从错误意见中吸取合理的因素。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很不切实际,因为没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这不切实际中却包含着一个“切实际”的因素,就是需要有一个能承受的住大象重量的“秤”才能解决问题;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诞无稽,谁能把活生生的一头大象拉去宰了?但是它也有不荒谬的地方,就是怎么能把一个完整的大象分开呢,怎么能把它“化整为零”?曹冲正是吸取了这两位大臣错误意见中的合理因素,先设法找到了一个既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船”(船相当于秤盘,水相当于“大力士”,船舷上的线相当于秤星、刻度);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块代替大象,这样就可以实现“化整为零”,从而准确地计算出大象的重量。2、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是好,可就是士兵们搬着石头跑上跑下,累得满头大汗,才得出了大象的重量。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提示:什么办法最不费劲,只发布命令就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称象(高卫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