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生活中的透镜、眼睛和眼镜,其中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广泛,也是贯穿本章的核心内容。本章的知识是上章中光的折射现象的延伸,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透镜是照相机、幻灯机等光学仪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是本章的中心内容。照相机、幻灯机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重要技术设备,学生应该了解它们的物理原理。从以上分析看出,本章的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实验为基础。所有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得出的,因此要做好实验,知道学生观察好现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结论。同时,在观察过程中培养能力。二是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照相机、幻灯机讲述的,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兴趣。三是实验多,学生动手机会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是本章非常重要的实验,这个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成像条件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主要内容安排:1、认识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如何区别它们,并认识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2、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3、通过实验探究,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认识生活中的透镜,理解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的原理,初步认识显微镜、望远镜的应用。5、介绍眼睛和眼镜,认识眼睛的结构,初步认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6、简单介绍眼镜的度数的计算。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3、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知道可以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4、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及这些像的特点。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5、知道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6、知道眼睛成像的原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并能计算眼镜的度数。7、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8、通过介绍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同学们勇攀科学高峰。教学重点1、认识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产生平行光的作用。3、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4、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教学难点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指导。2、根据光路可逆,利用凸透镜可以产生平行光。3、凸透镜的成像特点。课时安排第一节透镜1课时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课时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第四节眼睛和眼镜1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节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透镜,凸透镜、凹透镜。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3.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路图。4.知道四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会画平行于主光轴光线及从焦点发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二、过程与方法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点1.透镜的焦点、焦距;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教学难点1.了解透镜可以看成棱镜的组合,及凸透镜对光线会聚、凹透镜对光线发散的道理。2.完成凹、凸透镜对光的发散和会聚作用的光路图。实验器材激光演示器、凸透镜、凹透镜、溴钨灯、平行光演示器、玻璃杯、水。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2.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及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遵循怎样的规律?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时遵循怎样的传播规律?二、引入新课、介绍透镜。教师:上章我们学习了光的折射现象,用光的折射规律,我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光的折射规律的另一方面应用就是制造各种光学仪器,如照相机、显微镜、幻灯机的镜头,这些镜头的形状如何?起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我们下面要进行一些研究。这些...